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分享猪场管理81条经验


    1、在所有被采用的管理技术中,排在第一位的可增加利润的策略是早期断奶和全进全出制相结合的方法。
  2、早期断奶技术最关键有三点:1采用科学的母猪保健法,如添加牲命1号提高仔猪出生重和母猪泌乳的质与量;2仔猪早补料,从出生至6千克体重,至少需要1千克饲料;3采用科学的仔猪断奶法,减少断奶应激、腹泻及掉奶膘。
  3、一旦仔猪在保育舍呆到1-2周并开始积极采食时,可以降低夜间温度的方式来刺激采食和生长。
  4、新母猪在第二情期配种,并在配种前二周对其催情补料,则每窝产仔数可明显增加。
  5、配种时间的确定,取决于对母猪进行发情鉴定的频度,如果发情鉴定只是每天进行一次,那么母猪应该在刚见到表现站立反射时以及此后12小时内进行配种:如果发情鉴定每天进行两次,那么第一次配种应该在观察到站立反射后12小时进行。而第二次配种与第一次则应间隔12小时。最好不要配种二次以上。在发情后期进行配种,会造成胚胎死亡增加而导致窝产仔数减少。如果二次配种时间掌握得好,那么增加配种次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6、妊娠期喂料标准:0-3天,1.5千克:4-7天,1.8-2千克:7-37天,2.2-2.7千克:37-100天,2-2.2千克:100-112天,2.7-3.6千克:112-分娩,1.8-2千克。
  7、推荐在泌乳期间通过提高采食量来提高能量摄入量,而不要在泌乳日粮中添加高水平的脂肪。
  8、疫苗应对于没有遭到任何应激的猪使用,因每一种疫苗都可引起母猪一些反应,所以在配种前后2周或妊娠后期最后1周左右不宜注射疫苗。注射疫苗2周后可进行配种。
  9、分娩后泌乳的第2-3周,可注射保护母猪的疫苗。但不能过早,过早会干扰泌乳,也不能过晚,太晚会影响下次排卵。
  10、在同一时间,不同部位可注射两种疫苗。同时注射两种以上疫苗时,母猪的免疫反应即母猪血液中的抗体水平会很低,所以还是分开注射的好。
  11、青年母猪在7.5月龄前不应进行配种,配种时体重应达到120-130千克,产第一窝时年龄约1岁。
  12、青年母猪用公猪试情检查是很重要的,从6月龄起,每天与公猪接触半小时。
  13、母猪的排卵约持续6个小时,精子可存活20-24小时。在实践中,精子可在20-26小时内达到授精部位。
  14、影响窝产仔数的因素:1遗传和育种,2适宜公猪的使用,3饲料的质量与数量,4母猪群年龄结构,5疫病控制情况,6配种技术,7母猪保健技术。
  15、影响年产窝数的因素:1母猪更新率,2配种技术,3母猪保健技术(是否及时发情、分娩率),4仔猪的断奶日龄及保健技术。
  16、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因素:1卫生和护理,2全进全出制,3出生重,4产舍温度和栏内小气候,5疾病,6乳汁的质和量。
  17、青年母猪4月龄前应自由采食,此后要适当限食,否则会导致过肥和因肢蹄病而淘汰率增高。青年母猪6月龄至配种两周内,在饲料中添加牲命1号可促进母猪发情并提高产仔率。
  18、在配种前约2周进行3-3.5千克的优饲可刺激排卵。配种后,采食量应立即减少以降低胚胎死亡率。
  19、母猪体况差或特殊营养素供应不足,可导致:1推迟发情,2返情率高,3寒冷天气流产增多,4窝产仔数减少,5泌乳差,6肢蹄病及创伤经久难愈。20、妊娠母猪饲养的目标:1减少胚胎死亡,保证胚胎正确附植,2预防流产,3使仔猪出生重和成活率达最优,4提高以后泌乳能力,5矫正母猪体况和生长。
  21、产前饲粮应有轻泻作用。电解质平衡对开始产奶很重要。供给母猪维生素E或牲命1号可通过泌乳而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率。
  22、泌乳母猪采食量低,将动用体内脂肪储备,结果导致:1乳中乳脂含量高,继而引起仔猪脂肪性下痢,2产乳量低,仔猪增重慢,3母猪消瘦,繁殖力降低,如断奶至配种间隔延长,排卵少,返情率高。
  23、泌乳母猪采食量低常见的原因:1产房温度高[25度以上],2饮水量低,3母猪过肥,4妊娠期喂得太多,表现在泌乳期食欲低下。
  24、第1~2胎的母猪由于采食量低和生长的需要,妊娠期和泌乳期均可自由采食。
  25、母猪断奶当天不给料,或仅在早上给1次料,次日进行催情补料,每天3.5-4千克,直到交配。若2周后仍不发情,改为每天2-2.5千克料直到断奶后3周。之后,可进行特殊措施如补充牲命1号、加强群体运动、公猪催情、采用外源性激素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饲料 免疫 口蹄疫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