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党参规范化高产种植技术



  党参(Codonpsis pilosula (Franch.)Nannf)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是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党参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健胃生津之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塘,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具有调节血糖,促进造血机能,降压,抗缺氧,耐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胃收缩及抗溃疡等多种作用。党参入药历史悠久,资源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目前生产规模最大的商品党参为甘肃的“白条党”,另外山西产者称“潞党”,东北产的称“东党”。药典收录的党参还有素花党参和川党参,素花党参主产于甘肃文县、四川九寨县,药材称“纹党”。党参分布区域生态条件差异明显,栽植方式各有特点,质量差异较大,但以甘肃白条党、山西潞党和台党、甘肃纹党、川党最著名。为了规范化党参药材生产,保障药材质量,提高产量,必须提倡党参规范化种植。
  一、党参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党参适应性强,喜温和、冷凉湿润气候,对光照要求较严,耐干旱,较耐寒。在各个生长期,对温度要求不同。气温在3℃~7℃时,开始萌芽,10℃~8℃出苗,日平均气温18℃~20℃时,植株生长最快。最适宜的春化温度为0℃~5℃。一般在8℃~30℃间能正常生长,温度在30℃以上党参的生长就受到抑制。党参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党参根在土壤中越冬,即使在零下25℃左右的严寒条件下也不会被冻死,仍能保持生命力。生长期持续高温炎热,地上部分易枯萎和患病害。党参为深根系植物,土壤pH以6.5~7.0为宜,应选择中性、偏酸、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以利党参根系充分发育。党参对水分的需求随生长期不同而异。播种期和苗期需水较多,缺水不易出苗,出苗后也易干死。定植后对水分要求不严格,但不宜过于潮湿,一般在年降水量400~1200mm,平均相对湿度70%左右的条件下即可正常生长。党参对光的要求比较严格,幼苗喜阴,成株喜阳。苗期忌日晒,育苗多选背阴处。定植地要选阳光充足的地方。党参忌连作,一般应隔3~4年再种植,前茬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好。党参种子细小,种子萌发土壤含水量以13%~20%为宜;种子萌发最低地温为5℃,15℃~20℃为最适温,超过30℃不利于出苗。用硼酸处理种子发芽率为75%,而对照仅为16.6%。这是因为弱酸可代替光效应。生产上党参播种不能太深,复土不能过厚,以满足种子萌发时对光的需求。
  二、育苗技术
  1.采种
  选生长健壮、根体粗大、无病虫害的党参田作采种田,以两年生以上党参采集种子。采收时期约在10月上中旬,待果实呈黄褐色变软,种子黑褐色时表明已经成熟,可以采收。最常用的采集方法是在党参地上部藤蔓霜杀枯黄,茎秆中营养已输送到地下根部后,茎秆少汁发干时,用一些简单的手工用具如镰刀等将割去藤蔓,小心轻放,减少落粒,运回脱粒场地,放阳光下晒7~10日,待干后部分硕果裂开,即可脱粒。
  2.脱粒、干燥
  于10月底至11月20日期间选晴好天气脱粒。脱粒方法是:在帆布或其他硬化场地上,将党参藤蔓摊开成20~30cm薄层,用木棍等轻轻敲打,震开硕果,种子弹出,用木叉抖去藤蔓。脱粒后用分样筛清选或进行风选,除去混杂物、空瘪粒及尘土。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尽量不要损伤种子,受损害的种子发芽能力差。
  党参种子经脱粒净种后要进一步干燥,应干燥到种子的标准含水量。党参种子的标准含水量为11.5%~13.0%,平均12%。干燥方法为阴干,其方法是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将种子放帆布上通风处晾,摊开成3~5cm薄层,勤翻动,或装入棉布袋中挂在干燥通风的凉棚下晾干;不可高温暴晒或短期烘干。
  3.党参种子的贮藏
  党参种子细小,含能量很少,不耐贮藏,在室温下贮存1年后,发芽率降至25%左右,在室温下贮存2年后,发芽率降至3.7%,故隔年种子不宜作种用。在冰箱(0℃~5℃)保存可延长种子寿命。故党参种子储藏时期,尽可能控制温度在0℃~5℃低温条件下。贮存期间受烟熏或接触食盐,种子将丧失发芽率。党参种子贮藏期间水分含量必须在13%以下,否则会呼吸发热,失去发芽能力。党参种子宜装在棉布袋或纸袋种贮藏,不能装在普通塑料袋中。储藏期间,注意防虫防潮,不可强光照射,不可放在有热源的地方,如暖气、炉子或土炕等附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党参 种子 除草 出苗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