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蛋鸡安全渡夏



为什么在气温比较高时保持蛋鸡的高生产水平比较难呢?
专家:我们知道,蛋鸡本身是没有汗腺的,不能通过排汗来降低体温。天气热时,体热过多的在鸡体内积累,对蛋鸡的应激非常大,就造成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下降,严重的会引起死亡。相对于冬季来讲,鸡可以通过多采食饲料来提供更多的能量来抵抗寒冷的应激,对产蛋性能的挥发影响相对来说就小一些。
蛋鸡最适合的环境温度是多少?当温度过高时,蛋鸡会出现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专家:产蛋鸡理想的环境温度是15~25℃,在此温度范围内生产性能最佳。环境温度超过30℃时,鸡就必须用增加呼吸次数来散发体热,随之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粪便变稀,产蛋减少,且蛋变小壳变薄,破蛋增多,给蛋鸡生产带来损失
3.主持人:可是全国好多地方在夏季的温度是经常会超过30℃的,看来咱们的蛋鸡养殖朋友们一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防范,让蛋鸡顺利渡夏。刘老师,请您给大家详细说说农民朋友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让蛋鸡防暑降温,保持的高生产性能呢?
专家:我们可以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保证蛋鸡安全渡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环境温度控制、加强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
4.主持人:这三个方面需要广大养殖户特别注意,刘老师,您先说说如何对环境温度进行控制?
专家:(1)大环境控制。绿化降温。在鸡舍向阳面种植树木、藤木植物,地面种草栽花,既对鸡舍实行了绿化,又有降低热辐射,还可吸收二氧化碳,降低尘埃密度,净化鸡舍内外空气。这是一项长期工作,而且非常有效。如果是在旷地里养鸡,没有树木遮阴,只靠通过饲养管理来调节温度是很难的。
遮阳防晒。在鸡舍的向阳面、太阳光直射的门窗和鸡舍进风口搭设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空气经遮阳网后变凉爽进入鸡舍,可降低舍内温度2~3℃。如果没有树木的话,这是一种代用的方法。
(2)通风降温。可安装风扇或吊扇,加强通风换气,促进鸡体散热。夏季舍内风速以1.0~1.2m/s为宜。对开放式鸡舍要打开所有门窗,以促进空气流通。在进风口处设湿帘是当前规模化生产最经济有效的降温措施,纵向通风结合湿帘降温预防热应激效果更好,可使鸡舍内温度比鸡舍外温度低5~6℃。
提醒:大家都知道,密闭式鸡式的纵向通风比横向通风能获得更好的通风换气效果,是减缓热应激的有效手段。但如果不是规模特别大的鸡场,可不采用密闭式鸡舍饲养条件,因为纵向通风的电力消耗成本较高,且如果停电或因排风设施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整群鸡的正常生产甚至会造成大批蛋鸡死亡。
(3)喷水降温。这是我们小规模养殖户最经济有效的给蛋鸡防暑的手段。在高温自然通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每天在上午11:00至下午16:00最炎热的时段,舍温超过33℃时,用喷雾器或喷雾机向鸡舍顶部和鸡体喷水,鸡体喷雾降温时要在鸡只头部上方30~40厘米喷洒凉水效果最好,且雾滴越小越好,在喷水的同时要保证鸡舍内空气流动,最好采取纵向通风的方式。
提醒:在舍内舍外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喷水降温效果差,这时要严格控制喷水量。此时的通风作用更为重要和明显。
5.主持人:那在饲养管理方面,农民朋友们要从哪些方面入手给蛋鸡防暑并保证较好的生产性能呢?
专家:(1)降低饲养密度。一般笼养每只鸡所需面积为0.4平方米,每笼最好放3只。平地散养,以3~5只/平方米,大群饲养,每群以200只为宜。
提醒:在夏季鸡舍内如有空笼就要将鸡只分开,降低密度。
(2)全天供给新鲜、清洁凉水。蛋鸡在天热时往往要用多喝水多排泄的方式排除体内热量,所以一定要做证全天24小时不间断供水。高温天气蛋鸡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3~4倍。要做到水槽不缺水,保证鸡全天都能饮到清洁、无污染的凉水(水温在10℃左右为宜)。
提醒:产蛋高峰期的蛋鸡如果在天气较热时停水超过三个小时,那么对产蛋的影响比停料二至三天还大,且难以恢复。
(3)调整喂料时间,保证营养供应。由于气温最高的时间往往是在中午,这时鸡的食欲大大降低,而早晚温度较低,食欲较好。因此,要改变饲喂方式,趁早晚两头凉爽的时候多喂料,可于早晨8∶00前和下午6∶00以后两个采食高峰期多喂饲料,让鸡吃饱吃好,并在夜间补喂一次。另外,高温季节喂湿料也能增加采食量,但应注意料槽卫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大豆 树木 肉鸡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7-22/hq_40838.html

  • 玉米小斑病分布
  • 玉米小斑病
  • 玉米大斑病分布
  • 玉米螟
  • 玉米螟1
  • 玉米螟2
  • 玉米螟3
  • 玉米蚜
  • 玉米大斑病
  • 玉米小斑病
  •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