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蛋鸡饲料使用的误区



1、
重蛋白轻能量:在蛋鸡生产过程中,很多养殖人存在重蛋白轻能量,忽视饲料蛋白利用率的现象。
在日常的饲料配方中,能量和蛋白是饲料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从某种意义上说,能量比蛋白更重要。能量决定鸡群产蛋率的高低,蛋白决定蛋重和大小。鸡群在维持生存和生产中,能量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当饲料中的蛋白偏高,在蛋白质转化成能量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尿酸盐,会引起鸡痛风病,所以说高蛋白低能量的饲料不是优质饲料。应保证能量和蛋白平衡,使其各有所用。
饲料中蛋白质的成分(氨基酸组成)不同,利用率也不同,配制饲料必须考虑所用蛋白原料的利用率和氨基酸的组成是否平衡,不能只考虑价格,否则易导致蛋白质缺乏,甚至会出现啄羽等异食现象。
2、
蛋雏鸡料和肉雏鸡料不分
有的养殖户用肉雏鸡料饲喂0-14日龄的蛋雏鸡,这是不科学的。肉雏鸡料蛋白质含量高、能量高,是针对快速生长的肉鸡品种设计的,如果用在蛋雏鸡阶段会与其心血管系统发育不适应,也不利于蛋鸡育成阶段的体型发育,还会发生营养代谢疾病。
有的养殖户将蛋雏鸡料和肉雏鸡料掺半使用,这样也存在许多问题。蛋雏鸡料和肉雏鸡料中的药物使用种类是不一样的,两种饲料掺半使用会造成药物的剂量不够,达不到预防疾病促进生长的效果,还会导致高发病率,影响长势,降低鸡群均匀度。养殖中还存在违反肉雏鸡料和蛋雏鸡料药物配伍禁忌的现象,导致药物产生副作用。
育雏期对氨基酸、能量、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需要较高,使用育成料会造成营养缺乏,甚至产生应激反应,严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由于雏鸡料贵,养殖户为了节约饲料成本,有时只使用3-4周就换成育成料。育雏料为粗蛋白20%、赖氨酸1%左右、蛋氨酸0.45%左右,而育成料粗蛋白为15%-16%、赖氨酸0.7%、蛋氨酸0.35%左右。在育成料和育雏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相差很大。如果过早换成育成料,则不能满足育雏期的营养需要。
合理的做法应该是1-10日龄使用高档雏鸡开口料,11日龄至6周龄使用雏鸡配合饲料。雏鸡开口料应重点保证雏鸡消化道健康。严格按照阶段使用优质雏鸡开口料和雏鸡配合饲料,这样才能培育体质强健的雏鸡,保证5周龄体重达标。
3、
用料不定量
许多蛋鸡养殖户在蛋鸡的准确用料上是盲目的,大多凭估计。过多用料易造成蛋鸡过肥、早产(特别是中鸡阶段),甚至造成饲料浪费,增加养殖成本。过少用料则难以达到标准的产蛋体况,可导致产蛋率下降,养殖效益差。在蛋鸡预防治疗疾病时,用药拌料、准确计算用料量特别重要。
应该根据鸡的品种、日龄准确计算蛋鸡的用料量,既要满足鸡的营养需要,又不能造成饲料的浪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品种 微量元素 剂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