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为山东省阳信县特产,以株茎粗壮、花繁叶茂、细嫩高产、营养成分丰富而闻名中外。紫花苜蓿属豆科多年草本植物,具有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抗盐碱,固风沙,改良土壤的特性。一年可收割2次~3次。阳信紫花苜蓿内含植物蛋白高达18%,脂肪、维生素、叶黄素等其他营养成分也远远高出白花苜蓿和异地同类品种。紫花苜蓿是理想的家畜家禽饲料。
氮是苜蓿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核酸和叶绿体的形成也离不开氮,因此氮对苜蓿的生长、发育乃至产量和品质都有重要的影响。尽管空气中80%是氮气,但禾本科牧草无法直接利用,往往需要施用化学氮肥来满足其正常生长之需。苜蓿具有共生固氮的能力,即当根瘤菌从根毛侵入到根部后能够形成根瘤,根瘤中的类菌体在固氮酶的作用下可将分子态的氮转变为氨态氮,因此有固氮能力的根瘤(即有效根瘤)能够源源不断地为植物提供氮素营养。由于根瘤给豆科植物供应的氮不会污染环境,且不需长途运输。
一般来说,通过共生固氮作用获得的氮素基本上能满足苜蓿正常生长之需,因此在苜蓿生产上关于氮肥的使用存在着一个误区,即认为在苜蓿的生长过程不需要增施氮肥,使用氮肥会造成根瘤固氮能力的降低,造成苜蓿田病害的发生,最终导致苜蓿产量降低,品质变差。因此,在很多地方种植苜蓿时,忽视了氮肥的使用。
紫花苜蓿氮的供应有两条途径,除了依靠共生固氮作用,还可以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氮,苜蓿的生物固氮取决于有效根瘤的数量,也取决于植株的年龄和土壤含氮状况。当土壤的含氮量较高时,通过根系吸收的氮素基本上能满足植物的需要,共生固氮作用减弱,根瘤的数目将会大大减少。因此,在肥力高的土壤上种苜蓿,增施氮肥不仅不会改善苜蓿生长,还会造成根瘤数量和固氮量的降低,甚至会减少苜蓿株数,缩短利用年限,刺激禾草及杂草的侵入。
由于根瘤对氮的固定需要地上部不断提供碳水化合物,因此,在苜蓿幼苗期和刈割后,地上部光合作用弱,无法为根瘤提供充足的同化产物,因此苜蓿生物固氮能力降低,无法满足此阶段苜蓿生长中氮的需求,需要通过施用少量氮肥,促进地上部叶片的生长,增强光合作用才能满足植物的需要。一般认为,在第一次刈割后适量施氮能增加苜蓿产量,在苜蓿生长前期施用氮肥,也能提高紫花苜蓿产量。
可见在紫花苜蓿生长过程中氮的供应并不能完全依赖生物固氮,必须根据紫花苜蓿的营养需求,结合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苜蓿的生育阶段和环境条件综合考虑,以制定合理的氮肥施用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苜蓿的生物固氮效率,最终达到改善苜蓿生长,实现苜蓿高产优质的目的。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siliao/zhongzhijishu/2008-12-12/11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