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蔬菜种植技术 > 香椿种植技术

日光温室香椿丰产栽培技术




二、刨苗与囤栽

1.刨苗不充实的苗木抗低温能力弱,应适当早出圃,充实的壮苗可适当晚出圃。出圃时间以当地初霜、苗木落叶开始到苗木叶片全部落完、土壤结冻时为止。刨苗前先浇1次透水,使香椿苗充分吸水。刨苗时尽量多保留根系,根长应在20厘米左右,抖净根部土壤,及时进行囤栽前的低温处理。

2.囤栽前低温处理香椿苗香椿苗落叶后便进入休眠。若将休眠的香椿苗立即在温室囤栽,即使给予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也不能发芽;若将没完全通过休眠的香椿苗囤栽入温室,则发芽缓慢且不整齐。所以,进入休眠的香椿苗,在初冬温室囤栽之前要进行一定时期的低温处理,使其度过休眠阶段,这样比直接栽入温室的苗发芽快、整齐。方法是:在背阴处挖深30厘米、宽40厘米左右的沟,长度由苗量大小来定。将苗木一棵挨一棵倾斜放置,用土将苗根部埋好,沟内浇水,夜间上部盖草苫防冻,在自然低温下存放15天左右,再移入温室囤栽。

3.整地作畦冬季囤栽香椿生产嫩芽,主要是靠树体内贮存的养分,不需从土壤中吸收过多养分。但如果考虑下茬蔬菜生长所需的肥料,可在囤栽香椿前适当施肥,耕翻20厘米左右,土肥混匀,耙碎整平,在温室内做南北向平畦,畦宽1.2米~1.5米,畦长同温室的宽。

4.囤栽根据香椿苗的高矮分成大、中、小三类,小苗囤栽于温室南部,中等的囤栽于中部,大苗囤栽于温室北部。在畦内东西向开沟,一行一行地栽植,行距15厘米~20厘米,株距一年生苗10厘米~15厘米,多年生苗15厘米~20厘米。囤栽时根可相互交叉重叠,但要舒展。囤栽深度与在苗圃中入土深度相同或稍深。

三、囤栽后的管理及采收

1.温度囤栽后尽量提高室内温度,白天20℃~25℃,夜间不低于12℃。香椿芽萌动后,白天气温控制在18℃~25℃,高于25℃适当放风;夜温尽量不低于10℃。温度过高,香椿芽生长快,但上色不好;温度过低,香椿芽生长慢。温度不足时要加强保温管理,如加盖双苫或临时加温。

2.水分囤栽后立即浇透水,以后尽量控制浇水。香椿芽萌发前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相对湿度85%以上),每隔2天~3天,于中午给苗木喷1次水,防止香椿苗木失水。萌芽后空气湿度应降到70%左右,有利于提高香椿芽的风味。每次采收前5天左右浇1次小水,结合浇水每亩撒施尿素8千克~10千克。

3采收扣棚膜后40天~50天,香椿芽长到15厘米~20厘米便可采收上市。顶芽长到12厘米~15厘米时整个掰下,侧芽长到15厘米~20厘米时,基部留2个~3个叶,将上部芽剪下。芽过短采收时,产量低;过长采收,则品质下降。一般8天~10天采收1次,共采收4次~5次。每平方米可采香椿芽2千克左右。

四、移出复壮

4月上中旬结束采收,晚霜后便可将香椿苗木移栽到露地,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左右。栽植后立即平茬,一年生苗木留茬10厘米左右,两年生以上的苗木留茬15厘米左右。浇足水后加强中耕除草,及时追肥浇水,搞好病虫害防治和矮化处理,培育健壮苗木,以便再利用。如此更新复壮,可连续利用3年~4年。

五、主要病害及防治

1.根腐病发病条件及症状:根腐病是指根茎腐烂的一类现象,主要由病菌浸染所致,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发生。幼苗期发病出现芽腐、猝倒和立枯;大苗木为根茎和叶片腐烂,病部皮层开始为赭褐色,逐步变成黑褐色,并流水、腐烂和叶脱落直至枯死。

防治方法:适时间苗,防止过密;选地势较高能灌易排涝地块培育苗木;发病初期及时拔除中心病株,用生石灰或用50%的代森锌800倍液灌根;出苗囤栽时用5%的石灰水或0.5%的高锰酸钾液浸根20分钟,或用50%的代森锌1000倍液喷根茎。

2.黄萎病发病条件及症状: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多雨时容易发病,常局部发生,但危害严重,使苗木落叶而枯死。

防治方法:育苗地尽量避开易患黄萎病的前茬地块,如棉花、茄子等。发病初期用12.5%的增效多菌灵200倍~300倍液,或用25%的萎锈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0.5千克,根据病情灌根2次~3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椿 种子 温室 育苗
上一篇 : 香椿虫害防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