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蔬菜种植技术 > 黄花菜种植技术

优质黄花菜高效栽培技术


    黄花菜又名黄花,金针菜,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可食用部分为含苞未放的花蕾。据测定,黄花菜含有较为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A、B、C、E等多种人体必须营养元素。《本草纲目》称其具有安神、醒脑、增智、宽胸、美颜、养血、解毒、消热等多种功效,被东南亚地区誉为“健脑益智食品”。

    国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膳食营养平衡知识的了解,黄花菜食药双重保健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黄花菜作为保健性蔬菜正在不断走向人们的餐桌。

    黄花菜以其对土壤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喜光而又耐荫,栽培技术简单等特性,现今我国从东北至云南都有栽培,但以地边、路边、沟旁、渠旁和山地零星种植为主,除自食外,以加工干制品为主。

    近来,由于市场黄花菜干制品中SO2含量严重超标(黄花菜加工干制过程中使用焦亚硫酸钠过量)致使黄花菜干制品滞销,渴望食用干制黄花菜的人们望而却步,而鲜黄花菜得以畅销。由于鲜黄花菜采收集中,上市时期短,无法满足较长时期人们对鲜黄花菜的需求。

    1.品种选择

    选择春提前保护地栽培方式生产鲜黄花菜,应选择耐低温、丰产、商品性好,抗逆性强的早、中熟品种,如:早熟品种选择湖南的四月花、江苏的小黄壳等,中熟品种选扦湖南的荆子花、江苏的大乌嘴等。

    2.土壤选择

    黄花菜对土、肥、水等条件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但土壤肥沃,肥力充足则植株旺盛,产量高,又由于保护地栽培需较大投资,因此应选择环境优美,无污染源,灌排良好,土地肥沃的沙质壤土地块进行栽培,以达到高产高效。出口黄花菜基地应选择示范区周围1000米内无污染源,土壤、空气、灌溉水等环境质量符合NY5010~2002标准要求。

    3.分株繁殖

    选择生长旺盛、花蕾多;花系长、品质好的株:丛为种苗,将种苗连根掘起,从根的基部将分蘖茎掰开,除去老、残、根及枯叶,单株带3~4条纺缍形内质根和须根进行分株繁殖。

    4.栽植

    (1)深翻施入基肥:黄花菜栽植以后,不能再进行深耕,须在栽植前深翻30厘米以上,并结合深翻每亩施500公斤优质有机肥作基肥。

    (2)作畦:按每畦1.1米作畦,畦面宽70厘米,畦埂宽40厘米,高30厘米,黄花菜为多年产蔬菜,高畦埂有利于以后几年有机肥、土杂肥的施入和黄花花菜跳根引起的产量降低,可根据棚架材料作5畦、7畦、9畦宽度设计,弓棚面积越大,夜晚保温效果越好。

    (3)定植时间以秋季定植为主,北方地区以旬平均室温18℃左右,约在9月中、下旬前后,此时定植有利于形成新根,养分贮藏和分蘖增加。也可春季定植,春季定植应选在返青之前进行,否则会因新根不足便进入抽苔现蕾期,影响植株健壮及分蘖。

    (4)定植密度。定植按大小行定植,畦面内分小行,行距40厘米,畦埂处为大行,行距70厘米,便于操作与采摘,株距35厘米开穴,每穴栽5~6株,最少3~4株,若苗量充足,每穴可栽8~10株,以尽快达到单位面积产量高峰,定植深度13~17厘米。

    (5)定植后管理:定植后第一年无产量或产量很低,主要任务是养苗壮株,第一年株丛较小,地面空隙小,除正常浇水、施肥、除草外,可在大行内间作矮生油料作物大豆、绿豆、花生或短生蔬菜辣椒、白菜、萝卜等,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

    5.保护栽培措施

    (1)覆盖前准备工作:一般栽植黄花菜需2年以后进入盛产期,此时要对进入盛产期的地块准备保护栽培,首先于封冻前挖穴建好无支柱大棚架,浅中耕前并清理田间杂草,按每亩施入3000~5000公斤腐熟优质圈肥。

    (2)覆膜:严冬过后,当月平均气温稳定在0℃时,鲁南地区在立春前后,选择无风晴天进行覆盖薄膜,两边培土压实,加压膜线固定。覆膜时间过晚达不到提前上市获得优价的效果。但过早则因黄花菜休眠不完全而造成产量降低。

    (3)覆膜后的管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黄花菜 品种 抽苔 分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