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蔬菜种植技术 > 辣椒种植技术

“黄欧宝”彩椒的温室秋茬高产栽培技术




    缓苗期,室内适宜气温白天28~30℃,夜间20~25℃。开花坐果期,室内气温白天25~28℃,夜间18~22℃。10月后温度白天26~28℃,夜间15~18℃,温室内相对空气湿度以60%~80%为宜。深冬前(即12月下旬前),以调温壮秧为主,草苫揭盖以温度为依据,白天保持25~30℃,夜间15~17℃。深冬间(12月下旬至2月上旬)为年内温度最低的季节,以保温为主,注意灌水和适当放风,防止室内湿度过大而发病。白天中午达到35℃,可短暂的放风,以白天的积温来提高夜间温度;夜间最低温度要保持在10℃以上,可加厚覆盖物或雨天在草苫上盖旧膜来解决。深冬后(2月中旬后),气温回升,适温白天25~30℃,夜间15~18℃,逐渐加大通风量。进入春季后,随着天气转暖逐步打开边缝,加大通风量和延长通风时间。

    5.2肥水管理 彩椒定植后至结果前,一般不需施肥,只需供清水。定植后高温期每周浇水1~2次,保持基质湿润。彩椒呈阶段性坐果,一般每2层果追肥1次,当上部坐果、下部椒开始膨大时,开始追肥,水肥齐攻,催果壮秧。可在槽内株间撒施肥料,将消毒鸡粪研碎,以100g/株均匀撒在离根5cm以外的周围。也可窝施,施后稍覆盖,然后浇水。阶段采收后,可随滴灌水追施尿素8kg、硫酸钾5kg以促进营养生长。彩椒生长盛期,进行叶面追肥,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均匀喷雾。

    彩椒高产,需水量较多,槽式栽培,滴灌适于少量多次灌溉,11月~翌年1月适当减少浇水量,每7~10天灌水1次。深冬季节要控制浇水,滴灌一次不可滴的过多,以免湿度过大;走道的地面用地膜覆盖,或用草木灰、干草(要灭菌)覆盖。2月中旬以后,气温升高,植株蒸腾量大,可增加浇水次数,直到拉秧前15天停止。生长后期,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同时,及时摘除病叶、老叶、黄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5.3光照管理 定植后至开花座果前,在加盖防虫网的基础上,晴天时10∶00~16∶00,在棚室上面覆盖40%~60%的遮阳网。9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是开花坐果高峰期,依据天气变化调整遮阳网和防雨膜的使用,以利坐果。10月中下旬扣棚膜,11月上旬加盖草苫。遇到连续阴雨雪天气,中午前后要揭苫见光。

    5.4植株调整 吊绳吊蔓栽培:在日光温室植株上方距畦面2.0~2.5m处沿畦方向按行分别拉2道10号铁丝,每棵植株上方用吊绳拴在铁丝上。双干整枝:选择2个健壮对称的分枝成Y形作为两个主枝,除去其它多余的分枝。Y形两主枝的侧枝上除去其顶花芽仅保留1叶1花1果。以后每周整枝1次,整枝方式不变。随着植株生长,茎秆不断缠绕在吊绳上。为保证植株营养生长旺盛,应及早疏掉门椒。

    保花保果:为提高坐果率,花期用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20~30mg?kg~1的防落素喷花。

    6、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灰霉病、疫病等真菌病害。应加强管理,及时打掉底部老叶、病叶,及时清除病果及病残株。

    白粉病:用硫磺发生器来防治。硫磺发生器对白粉病的防效几乎为100%,对灰霉病有95%的防效,一只硫磺发生器可防治棚室面积150平方米,使用时只需在夜间闭棚通电加热3~6小时,次日早晨停止加热,开棚通风即可。

    灰霉病:发病初期用10%速克灵烟剂,每667平方米每次250g熏棚,或喷花时在生长调节剂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疫病: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艾菌托粉剂500倍液喷雾。虫害主要有蚜虫、温室白粉虱等。

    物理防治:①在温室放风口设置防虫网;②黄板诱杀(在温室内,每20平方米挂一块黄板,规格0.40m×0.25m)。自制黄板:取一定大小的纤维板或硬纸板,涂成黄色,再涂上一层粘油(可使用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每20平方米设置一块,7~10天重涂一次。

    化学防治:防治蚜虫用22%敌敌畏烟雾剂晚上闷棚熏杀,或用25%阿克泰、10%吡虫啉2000~3000倍液喷雾,喷药时注意喷嘴对准叶背面,将药液尽可能喷射到蚜体上。白粉虱可用25%扑虱灵、稻虱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7、适时采收

    彩椒座果后20天左右果实长大,但皮薄味淡,一般在开花后40天左右,果实长大,果肉变厚、果皮变硬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用剪刀从果柄与植株连接处剪下,勿用手摘,以免损伤植株,感染病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彩椒 温室 育苗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