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蔬菜种植技术 > 黄瓜种植技术

保护地黄瓜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一、苗期猝倒病

    1.田间症状

    若幼胚发病,则胚芽和子叶腐烂而死。苗期发病表现为茎基部产生水浸状浅黄褐色的病斑,病斑迅速扩大绕茎一周,使茎基部溢缩如线状倒伏而死。

    2.发病条件

    高湿低温有利于发病,温度在15~16℃、相对湿度在60%~70%易于发病。

    3.防治措施

    ①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提高温度。②提前每667平方米用百菌清烟雾剂250~300克消毒。③拔除病苗,用绿亨1号3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防治。

    二、苗期立枯病

    1.田间症状

    发病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苗白天萎蔫,晚上恢复正常,随病情加重,病斑迅速扩大绕茎一周,使发病部位溢缩如线。严重时整株青枯站立死亡。

    2.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条件下易于发病,温度在13~43℃均可发病,所以湿度是发病的关键因素。

    3.防治措施

    ①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稍降温度。②及早每667平方米用百菌清烟雾剂250~300克消毒。③发现病苗及早拔除,其余用药剂喷防。可用绿亨1号3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

    三、苗期沤根病

    1.田间症状

    根部受害,根表皮锈褐色,地上部表现为生长不良,长期不发新叶,发病幼苗白天萎蔫,晚上恢复正常,但发病部位溢缩,病情较重时整株死亡。

    2.发病条件

    低温高湿是发病的诱因,苗床长期处于12℃以下的低温,低洼积水,容易发病。

    3.防治措施

    在晴天的上午或者下午放风,可以降低湿度。苗床的温度保持在20℃以上。

    四、苗期根腐病

    1.田间症状

    根茎部水浸状病斑,使发病部位变细如蜂腰状,维管束变色,但不向上发展,发病严重时发病部位的表皮脱落,只剩下丝状的维管束。

    2.防治措施

    提高温度降低湿度,可用绿亨1号5000倍液或杀毒矾1500倍液喷雾。

    五、苗期灰霉病

    1.田间症状

    病菌多从幼苗的子叶、下部真叶或衰老的叶片开始侵染。子叶感病开始褪绿发黄,逐渐变褐坏死腐烂,表面生有灰霉。真叶病斑多呈“V”字形,有轮纹,后期产生灰霉,幼茎多从叶柄基部或有水滴的部位开始发病,呈不规则的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易倒伏,最后产生灰色霉层。

    2.发病条件

    主要经气流、浇水和农事作业传播。当苗房温度在2~35℃,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幼苗即可发病,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或幼苗表面有水膜时最易发病。

    3.防治措施

    ①搞好苗房的卫生及严格作好苗床土壤的消毒处理。②发现病苗应及时拔除,带出棚外,并且喷药保护健康苗。③及时提高苗房的温度,降低湿度。④发病初期可用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防治,发病较重可用百霉可湿性粉剂防治。

    六、霜霉病

    1.田间症状

    本病主要危害叶片,染病后叶正面初呈褪绿斑,紧接着黄化,最后产生不规则的枯黄斑,在潮湿条件下,叶片背面产生灰黑色的霉层,但遇到高温干燥的天气,则霉层消失;后期中上部叶片上的病斑相互连接成片,整个叶片呈黄褐色枯死。黄瓜整个生育期和整株各叶均可发病,病叶自下而上蔓延。

    2.发病规律

    病菌孢子囊的形成要求高湿环境,萌发和侵入过程则只有在有水滴的条件下才能完成,适宜发生的温度为15~20℃,因此,保护地湿度管理对黄瓜霜霉病流行影响很大。

    3.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培育无病壮苗。③在晴天的上午和中午适当放风以降低湿度。④采用64%杀毒矾1500倍液、甲霜灵-锰锌1000倍液喷雾防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苗期 喷雾 黄瓜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