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疮痂病是柑桔重要病害之一,在全国的柑桔种植区都有发生。此病主要为害新梢幼果,也可为害花萼和花瓣。受害的叶片初期产生水渍状黄褐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颜色变为蜡黄色,后病斑木质化而凸起,多向叶背面突出而叶面凹陷,叶背面部位突起呈圆锥形的疮痂,似牛角或漏斗状,表面粗糙。新梢叶片受害严重的早期脱落。天气潮湿时病斑顶部有一层灰色霉状物。有时很多病斑集合在一起,使叶片畸形扭曲。
新梢受害症状与叶片基本相同,但突出部位不如叶片明显,枝梢变短而小、扭曲。花瓣受害很快脱落。幼果在谢花后不久即可发病,受害的幼果,初生褐色小斑,后扩大在果皮上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质化的瘤状突起。严重受害的幼果,病斑密布,引起早期落果。受害较轻的幼果,多数发育不良,表面粗糙,果小、味酸、皮厚,或成为畸形果。
此病在发病初期易与柑桔溃疡病相混淆,这两种病害在叶片上的症状,主要区别是:溃疡病病斑表里穿破,呈现于叶的两面,病斑较圆,中间稍凹陷,边缘显著隆起,外圈有黄色晕环,中间呈火山口状裂开,病叶不变形。疮痂病病斑仅呈现于叶的一面,一面凹陷,一面突起,叶片表里不穿破。病斑外围无黄色晕环,病叶常变畸形。
柑桔疮痂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其无性阶段称为柑桔痂圆孢菌。病菌在病叶、病梢的组织内或新芽鳞苞上越冬。第二年春季阴雨多湿,气温上升到15℃以上时,病菌开始活动,产生无性孢子叫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侵害当年的新梢、嫩叶。病菌侵入组织内的约10天,病部即可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为害幼果。如此生长,可反复多次再侵染。疮痂病远距离传播则通过带菌的苗木、接穗进行。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sg/6/2008-12-12/80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