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水果种植技术 > 甜瓜种植技术

新疆和田地区甜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1以深挖瓜沟,控制浇水,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整枝为中心,杜绝或压低初次侵染,是控制上述病虫害的重要环节。瓜沟要适当深挖,要求底平、口齐,水位线保持一致,瓜沟不宜太长,不然浇水时难免有旱涝不均现象。在坡度较大的地段、瓜沟中结合地形需要筑坝,以保证沟内水位一致,供水均匀。二水后控制浇水次数和用水量,一般只浇半沟,最多不能超过沟深度的八成。

1.2种子进行药剂处理,结合催苗按种子量0.1-0.3%甲霜锰锌、敌百虫或辛硫磷,浸泡种子5-10小时,然后把种子取出来,加少量干土后可直接播种。注意播种深度,太深种子会霉烂,即使出苗也细长柔弱,容易生病,播的太浅,种子得不到所需的湿度。播种最佳深度为3-4厘米。

1.3合理密植及时进行整枝,出苗后结合定苗,去病留健,去弱留壮。结合整枝把病叶或病蔓去掉。整枝过程中适当多剪蔓叶,提高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1.4加大肥料投入,促进健壮生长,提高作物本身的抗病能力,不能施用未腐熟的肥料,不然种蝇和蝼蛄等害虫危害必重。施优质腐熟农肥的,可达到大田不发病或迟发病、轻发病,虫伤株率明显下降。

1.5施行轮作倒茬,秋耕冬灌,可大大减少越冬病源菌和害虫。根据观察,三年种粮作一年种瓜的发病始期推迟5-7天,5年以上的推迟10天左右。这样可以争得主动,为减慢病害的发展速度,减少用药次数打下基础。但瓜棉倒茬的发病时间差不够明显。适时秋耕冬灌,有利于甜瓜丰产,增强抗病能力,又创造了不利于病虫害发展的环境条件。特别是对蚜虫、叶螨、蝼蛄等害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99年伊斯拉木阿瓦提乡18大队一户种瓜6y,未进行秋耕冬灌,6月20日调查,虫伤株率达74.2%,发病株率43%(霜霉病和病毒病),病情指数2级。发病始期6月7日。该乡19大队一户种瓜4亩,进行了秋耕冬灌,虫伤株率41%,发病株率24%病情指数1级,发病始期6月14日,由此可见,在与粮作倒茬的基础上坚持秋耕冬灌,恶化了病虫害的生活环境,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未进行秋耕冬浇地比进行秋耕冬浇地虫伤株率高33.2个百分点,发病株率高19%,病情指数高1级,发病始期早7天。

1.6及时处理病株,减轻和避过主要病虫害。

甜瓜疫霉病和枯萎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湿度对病害的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在化学防治上目前没有特效药。6月低7月初是发病高峰期,又是甜瓜的座果盛期,这时瓜苗本身的抗病力明显下降。6月初开始经常性的调查,特别是浇水前要认真检查,发现疫霉病和枯萎病及时拔除。如果发病很轻,并有把握控制,也要把病株上的幼果全部剪掉。同时加强整枝,改善透光,通风条件,控制浇水,降低湿度,提高瓜苗自身的抵抗力,再用50%敌克松300倍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灌根,每株药液0.5公斤,隔一周灌一次,连灌3-4次,并且要采取措施,避过发病高峰以后再让其座果。

用木炭灰防治疫霉病,在疫霉病的发病初期,特别是浇水或雨后,在瓜苗根茎基部放上一点儿木炭灰防治疫霉病。经试验有一定的防效,我们想木炭灰可能起到降低湿度的同时,吸收根茎基部的病源菌,但对枯萎病的效果不明显。

1.7防除列当,比较成功的防治方法是:当首批瓜列当萌发生长出土时,用40%草甘膦水剂稀释5-10倍,将药液用毛刷或毛笔蘸上药水涂抹列当茎秆。

2、讲究策略,科学用药,力求少用化学农药,协调各项有效措。

加强预测预报,提高测报准确率,坚持“在防的基础上查,在查的基础上治,在治的基础上省”这个总的用药原则,改进用药方法,选用农药品种,调节用药次数和兼顾其它,综合治理,是可以达到省工、省事、减少污染保护利用天敌,减轻病虫危害的目标。

2.1抓住甜瓜霜霉病和白粉病关键时间用药,减少用药次数。甜瓜座果初、中期,抗病能力弱,病情迅速上升,因此,要掌握发病初期,由横向发展进入纵向发展的关键时期用药,既达到控制两病,又能少用药,但要注意用药前,最好把幼果剪掉,药效会更好。1999年我们在和田县对5种农药进行了药效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分析,甲霜铝铜、粉锈宁、克霉星等农药,对甜瓜霜霉病和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两病的发病初期,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药三次,防治效果显著。其中甲霜铝铜与粉锈宁混合使用者防治效果最为理想,第一次喷药后14天调查对照区的发病株率、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高达86.9%和53.8%,而喷甲霜铝铜与粉锈宁混合使用者,发病株率、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只有19%、15.9%和6.7%。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种子 病毒 综合防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