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水果种植技术 > 桃种植技术

大樱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防治方法:
  
  栽培防治:强加管理,多施有机肥料,增强树势,涂药保护伤口,防止冻害。发芽前喷机油乳剂或30倍的石硫合剂,可铲除各种越冬病菌。5~6月喷1:2:240倍波尔多液2次进行树体保护。
  
  及时检查并刮治病斑,刮治后涂药保护:托福油膏或腐必治20倍(沸水冲开)或油胂剂或30%甲基硫菌灵糊剂、菌敌(9281)4~5倍液、抗生素S-92120~30倍液。
  
  4).侵染性流胶病
  
  症状:主要为害枝干,1年生嫩枝染病后,以皮孔为中心形成瘤状突起,直径1~4mm,其上散生小黑点,当年不流胶。翌年5月,瘤皮开裂,溢出树脂,由无色半透明逐渐变为茶褐色胶体。多年生枝产生水泡状隆起,直径1~2cm,并有树胶流出。
  
  传播途径:病菌在被害枝里越冬。翌春3~4月份借风雨传播,从伤口、皮孔、侧芽侵入。
  
  防治方法:
  
  栽培防治: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开花前刮除病斑,然后涂抹50%退菌特50克+50%硫悬乳剂250克混合液,或用20度石硫合剂原液涂刷刮过的伤口。结合冬剪清除病枝,萌芽前用抗菌剂“402”100倍液涂刷病斑。
  
  在生长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硫悬浮剂500倍或70%甲基硫菌灵1000液,每半月喷一次,共喷3~4次。
  
  5).病毒性病害
  
  症状:由病毒、类菌原体、立克次氏体引起的病害种类繁多,仅有记截的病就有40多种。不但影响树体生长,影响产量、品质,也影响大樱桃树的寿命。
  
  问:病毒性病害引发的明显症状有哪些呢?
  
  节间缩短、失绿黄化、叶脉白化、小叶、花叶、丛枝?小叶皱缩、卷叶、叶焦枯、枝干裂性溃疡、粗皮、小果等。它是造成大樱桃树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药物防治无效。在我国发病较多的病毒病有李线文斑病、大樱桃锉叶病、大樱桃矮化病、大樱桃皱叶病等。
  
  传播途径主要是:嫁接传播、蚜虫、地下线虫等传播、花粉传播、树体修剪、浇水等操作传播。
  
  病毒病害预防:
  
  树体一旦感染病毒性病害,终生不得免除,目前无有效的方法和防治药剂,只能根据发病特点,传播途径进行综合防治。首先是一经发现或经确认的病株实行严格隔离或挖除;观赏性樱桃是小果病的中间寄主,在大樱桃栽培区不宜种植这类中间寄主植物;繁育和种植无病毒苗木,这是防治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料,提高树体抗性,土壤消毒,减少或消灭土壤线虫,注意操作工具的消毒。
  
  喷洒抗病毒类药物:目前在市场有售病毒A、病毒唑等药剂,有一定的减轻症状效果。
  
  2.非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发病的原因比较多,如因涝、旱、低温、高温、树干树根的创伤等原因引起的流胶、裂果、裂干、萎鄢等病症;因土质盐碱、缺素等因素引起的缺素症状等等,这类病害都要根据具体的发病原因进行具体的栽培防治。
  
  1).非侵染性流胶病
  
  病因:冻害、病虫害及机械造伤引起流胶、或渍水、施肥不当、修剪过重、结果过多、土壤粘重等引起的树体生理失调也导致树体流胶。一般4~10月间,雨季或长期干旱后偶降暴雨,流胶严重。天牛等枝杆害虫蛀孔后引起流胶,果实流胶与虫害有关。
  
  防治方法:在果园管理、采果等过程中,尽量避免给树体造成伤口,冬季修剪时要少疏大枝,拉枝时防止劈裂;在土壤中耕时,应浅锄,切忌伤大根;加强对天牛等枝干害虫及枝干病害的防治。树体上如有较大的伤口,早春发芽前将流胶部位病组织刮除,伤口涂45%晶体石硫合剂20倍液,然后涂白铅油或煤焦油保护,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及时排涝,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干旱时宜少量多次,及时浇水;雨季及时排水,防止涝灾;耕作上,可进行高畦种植。注意营造防护林。在大风多的地区可选用低干、矮冠的抗风树形和根系发达的砧木,同时采用在树干基部培土和立支柱的办法,预防风害。
  
  冬季气温低于~16℃的地区,进行树干涂白或喷水可抵御一定的低温,但当气温降到~20℃以下时,枝干易受冻而干裂流胶,只有进行适当的覆盖,才能有效的防止冻害
  
  2).缺素症
  
  大樱桃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既需要大量元素,也需要微量元素。当树体缺乏某种元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就表现出病症。在肥料种类上给于补充,可缓解其症状恢复正常生长。但各种元素之间,有时存在相助或拮抗作用,如氮、钙、镁间有相助作用,当一种元素增加会有利于其它两种元素的吸收。而磷、钾、镁之间则有拮抗作用,当土壤中磷过量时,如果不增施钾、镁,树体就会减少对钾、镁的吸收,而表现出缺钾、缺镁的症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樱桃 传播 病毒 树干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