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水果种植技术 > 桃种植技术

山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


    目前,山核桃病虫害频发,原因是主要:气候变暖,农药使用过量,大面积纯林过多,生态平衡失调无疑是最大的元凶。如何有效地控制山核桃病虫害的暴发并将其危害降到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已经成为山核桃成林园艺化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

    根据发生的诸多因素,山核桃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应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运用“综合防治IPM技术”大力提倡营林措施(如通过立体经营,营造混交林,减少大面积纯林等以提高生态自控能力),生物防治(培养利用天敌,以虫治虫等),物理防治(如黑光灯诱杀)等防治方法;加强测报网络建设,及时掌握病虫动态;化学防治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做到适时用药,合理用药,规范用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农药,禁止在采收前2个月到采收期间使用农药。

    山核桃常见的病虫害包括山核桃花蕾蛆、眼斑钩蛾、胡桃豹夜蛾、天社蛾、蝗虫、天牛、枯枝病等,常见防治方法:

    1、山核桃花蕾蛆:山核桃花蕾蛆又称山核桃瘿蚊,花苞虫,蛆虫。主要以幼虫(蛆虫)为害山核桃花蕾。

    形态特征:成虫似小蚊子,幼虫体长0.3―0.8mm,椭圆形,乳白色。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早在表土中越冬,4月中、下旬在山核桃雄花序和雌花花蕾初开时,老熟幼虫先后羽化出土,成早初羽化时飞翔力较弱,先在地表飞绕交配,然后飞上树,产卵于雄花序和雌花蕾中顾委。一般在阴山、山岙沟边湿度大的林地,适宜幼虫生存和成早羽化。幼早异常活跃,有弹跳力,幼虫在花蕾内吸取营养,成熟后随枯萎花蕾凋谢或弹跳出蕾落地入土越冬。

    受害特征:雄花序受害部位弯曲、膨大、变色,雌花蕾受害部门膨肿,变褐色、枯萎。一个被害花蕾内有幼虫2―8头。

    防治方法:(1)地面喷药:①在4月初用地乐灵1:500倍液在地面喷施或用细沙拌入化肥施于林地。②4月中、下旬山核桃雄花序和雌花蕾初开时,可用50%已酰甲胺磷1:1500倍液在林地内喷施,因成虫羽化时间不一,必须间隔3―4天喷施一次,可有效控制成虫飞上树危害。

    (2)树冠喷雾:有20%速灭杀丁或18%水剂杀虫双1:800―1000倍液或50%已酰甲胺磷1:2000倍液,杀虫双或敌杀死1:6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2、眼斑钩蛾:又称小毛虫,以幼早为害,被害严重时幼虫可将整株树叶吃光,形似火烧。

    形态特征:成虫体白灰色,前翅端正有明显眼斑钩状,幼虫体棕红色与棕褐包,腹部二侧各生12撮黑毛,尾端有一根臀刺。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四代,以蛹在地表土杂草下越冬,5月下旬羽化,初羽化成虫白天隐伏在林地杂草上或在地面飞绕,并停留在杂草叶上交配,卵产在山核桃树叶边缘锯齿上,成为有较强趋光性。幼虫有叶丝下垂习性,幼虫为害期分别为: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9月下旬老熟幼虫挂丝下垂在地表土中化蛹越冬。成虫出现期为5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

    防治方法:(1)地面喷药:利用成虫在地面停留交配时,可用20%速灭杀丁或50%乙酰甲胺磷1:1500倍液进行喷杀。

    (2)灯光诱杀:放间可安装黑光灯进行诱杀蛾子,必须掌握在天黑时开灯,天亮前关灯处理掉诱到的蛾子。

    (3)树冠喷药:用20%速灭杀丁或2.5%溴氰菊酯1: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可利用幼虫在早上7―8点钟挂丝下垂时进行喷杀。

    3、山核桃山社蛾:又称山核桃青虫,以幼虫为害,发生严重的林子“上午一片青,下午一片黄”。危害极大。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0―25cm,前翅暗红褐色掺有灰白和黄绿色鳞片;后翅灰褐色,触角羽化状,端部丝状,幼虫青绿色、黄绿色,头部粉绿色,上有白色小点料,头胸间有黄色环一条,背部有一条明显的红色或紫红色线。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四代,以老熟幼虫在地表土中化蛹越冬,来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幼虫为害期分别为:5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中旬―7月一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上旬―10月上旬。成虫有较强趋光性,各代成虫出现在4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山核桃 喷雾 表土 喷施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