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小麦种植技术 > 种植技术

大麦新品种“浙皮6号”


    一、品种简介

  优质饲料大麦专用新品种“浙皮6号”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于1992年用育种中间材料92034为母本,浙皮4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系谱选择于1997年选育而成。1997―1999年连续二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和多点产量鉴定,1999―2001年连续二年参加浙江省大麦区域试验,2001―2002年度进行浙江省大麦生产试验。2002年9月15日通过浙江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和浙江省种子管理站的审(鉴)定。

  优质饲料大麦专用新品种“浙皮6号”属二棱皮大麦;苗期生长半直立,根系较发达;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强,半矮秆耐肥抗倒;穗长中等,长纺锤形,长芒;着粒密度中等,籽粒短圆,壳薄,粒重中等;株型紧凑,生长清秀,青秆黄熟;早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经抗病性鉴定,“浙皮6号”表现高抗黄花叶病(株发病率1.2%)、中抗赤霉病(病情指数6.5%)、中抗白粉病(叶发病率19.8%)。在生产示范试验中,该品种还表现出较抗网斑病,抗倒性较强,耐湿性较好。浙江省大麦区域试验结果,“浙皮6号”平均全生育期162.5天,比对照早熟品种浙农大3号还短0.2天,株高82.8厘米,每亩有效穗30.5万,每穗总粒数26.2粒、实粒数24.8粒,结实率94.7%,千粒重39.5克;平均亩产251.6公斤,比对照种浙农大3号增产6.7%。大面积试种示范试验,浙皮6号平均亩产285.6公斤,比对照浙农大3号增产15.7%,比秀麦3号增产5.6%。“浙皮6号”一般亩产250―300公斤,高产田块可达350公斤左右,增产效果显著。

  “浙皮6号”籽粒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高,β-葡聚糖和粗纤维含量低,是生产大麦型配合饲料的优质原料;经品质测定,“浙皮6号”籽粒蛋白质含量15.75%,赖氨酸含量0.59%,β-葡聚糖含量1.99%,粗纤维含量2.18%,符合优质饲料专用大麦品质标准。经大麦型配合饲料试产,“浙皮6号”生产的大麦配合饲料品质上佳,饲喂瘦肉率高,生产成本比玉米型饲料低10%左右。

  优质饲料大麦专用新品种“浙皮6号”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于在浙江省及周边省份同类适应地区推广种植。已在浙江省和周边地区推广种植15万亩。“浙皮6号”是根据大麦型配合饲料生产需求而专门选育的优质饲料大麦专用新品种,随着大麦型配合饲料在我国南方地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浙皮6号”将为大力发展饲料大麦生产,缓解我国南方地区饲料短缺的矛盾,促进该地区畜牧渔业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在南方地区的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同时为大麦种植户、饲料生产企业以及畜牧养殖户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栽培规程

  1.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浙皮6号”属春性,成熟早,应适期播种。在暖冬年份过早播种会造成年内拔节,幼穗分化提早,易遭倒春寒冻害,影响结实率;过迟播种不利于壮苗早发,影响有效穗数。正常年份江、浙冬大麦生态区以11月上、中旬播种为宜。“浙皮6号”籽粒大小中等,分蘖力较强,播种量不宜过多,实际播种量的多少应根据土地利用率、播种方式、种子发芽率、播种期和土壤肥力状况等条件来确定。在撒播条件下,江、浙地区一般亩播10―12公斤为佳。

  2.合理施肥,增产增收

  “浙皮6号”耐肥抗倒性中上,施肥量应掌握在每亩10公斤纯氮左右,同时应注意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再配以磷钾肥。在施肥技术上应掌握施足基肥(约占60%),早施蘖肥(占30%),开春后巧施孕穗肥(占10%)的原则。充分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增产增收。

  3.科学管理,增效促优

  加强田间管理,南方麦区应做好清沟排水,增强根系活力,延长功能叶寿命,促进灌浆。及时防除杂草和蚜虫。后期避免早衰和高温逼熟,确保高产、优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施肥 对照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