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水稻种植技术 > 种植技术

虎纹蛙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2.稻田养殖虎纹蛙是种养并举生态养殖模式,好处主要有:充分利用了稻田生态空间,田中种稻,蛙沟和田中空隙养蛙,充分利用稻田种植后的土地、水域和饵料生物资源,更大程度地挖掘稻田空间的生产潜力;稻蛙相互作用,降低了种养成本,稻蛙共生共栖、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结成了一定的食物链关系,虎纹蛙不仅能摄食水生和落水害虫,且能捕食附着在水稻茎叶上的害虫,所以基本上少用或不用农药,6丘试验稻田均未发生水稻病虫害,同时,养蛙稻田可基本不施肥,蛙的粪便就可满足水稻生长需要,试验测定,养蛙稻田每亩可减少110元化肥、农药的费用;提高了稻谷和虎纹蛙的品质,稻田养殖虎纹蛙生产出的稻、蛙产品没有受到农药、化肥影响,生产的虎纹蛙保持原有体表色泽和口味,品质接近天然,而生产的稻谷是有机稻,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养殖效益。

    3.本次试验,虎纹蛙苗种运输和下田成活率较高,解决了虎纹蛙苗种运输难和下田后3天~5天死亡率高的问题。蛙苗从起苗、运输到下田需要3小时的时间,但幼蛙运输和下田后5天成活率达到97%,主要原因:一是选好时间,应选择持续晴天的早上5∶30~7∶30起苗;二是苗种包装采用规格为0.3m×0.3m×0.25m的泡沫箱,泡沫箱四周打了26~30个烟眼大小的洞,每箱放幼蛙400只~450只;三是泡沫箱内放置适量的水葫芦。

    4.稻蛙生态种养最大的敌害是白鹭。试验前期,采取非常多的办法(如竖稻草人、人工驱赶、诱捕等)但效果不好;根据白鹭食蛙范围主要在蛙沟、饲料台及其飞翔的特点,在蛙沟特别是饲料台上方2.5m处放置3m×8m的网片,效果比较理想,网片网目8cm左右,每块稻田可放置3~9个。虎纹蛙有大吃小的恶习,投放同一稻田的虎纹蛙数量一定要一次放足,且规格要求整齐。

    5.从试验结果来看,投放8g~9g幼蛙的试验田幼蛙成活率和经济效益明显低于面积相近的投放12g~13g幼蛙的对比稻田,投放同一规格的幼蛙,稻田面积越大则成活率越低,饲料系数就越高,经济效益越差。因此,笔者认为虎纹蛙稻田生态养殖时稻田面积不宜过大,每块稻田不要超过800平方米,且放养虎纹蛙的规格以大规格的12g~13g为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水稻 经济效益 稻谷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