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绿豆种植技术

优质绿豆品种选用与高产栽培技术




  主持人:程老师,上面您介绍了绿豆田间管理的四个方面的内容,还有其它方面的内容吗?

  程老师:还有三点。一点是要及时中耕除草。绿豆多在温暖、多雨的夏季播种,生长初期易生杂草。另外,播后遇雨易造成地面板结,影响幼苗生长。一般应在第一片复叶展开后结合间苗进行第1次浅锄;第二片复叶展开后,开始定苗并进行第2次中耕;到分枝期结合培土进行第3次深中耕。

  第二点是要适当培土。绿豆主根不发达,且枝叶茂盛,尤其是到了花荚期,荚果都集中在植株顶部,头重脚轻,易发生倒伏,影响产量和品质。可在三叶期或封垄前用犁或锄头、铁锹在行间开沟培土,不仅可以护根防倒,还便于排水防涝。采用起垄种植或开花前培土是绿豆高产的重要措施

  最后一点是要及时收获与贮藏。绿豆有分期开花、成熟和第一批荚采摘后继续开花、结荚习性,农家品种又有炸荚落粒现象,应适时收摘。一般植株上有60%-70%的荚成熟后,开始采摘,以后每隔6-8天收摘一次效果最好。收下的绿豆应及时晾晒、脱粒、清选,熏蒸后入库。

  主持人:以往,人们普遍认为绿豆是低产作物,很少有人对绿豆进行精心管护,要想获得绿豆高产栽培上在哪些关键时期,采用哪些关键技术措施呢?

  程老师:在不同耕作制度条件下应采取不同的栽培技术措施。

  一、麦茬绿豆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措施。

  第一、精细整地。播种前应浅犁细耙,并结合整地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磷肥30公斤,碳铵15公斤。实践证明:犁垡比铁茬播种增产10%以上。第二、适期早播。夏播绿豆播种越早产量越高,在华中、华北地区以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最佳。第三、选用良种。良种是绿豆获得高产的重要前提,各地应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选用适宜的品种。一般中上等地块可使用中绿1号、中绿2号、鄂绿2号、苏绿1号等品种,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块选用冀绿2号、潍绿1号、明绿245等品种。第四、合理密植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中绿1号、中绿2号等绿豆品种,植株直立、株型紧凑,适于密植。一般中、高产地块9000-10000株/亩,在干旱或土壤肥力较差的情况下,可增加到13000株/亩以上。第五、适时打药、防病治虫夏播绿豆常发生的病虫害是叶斑病和豆野螟,一般可使绿豆减产20%-30%以上。可用40%乐果乳化剂1000倍液或4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加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或50%硫悬剂400倍液,于现蕾前后开始喷洒。一般在现蕾和盛花期各打药一次,就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第六、巧施追肥夏播绿豆为了抢时早播,生产上往往采取铁茬播种,因播前不施基肥,而导致减产。试验证明:中肥地块,在分枝期(第四片复叶展开后),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比叶面喷肥效果好。此期追肥可促进大量花芽分化,形成的荚多,籽粒饱满,产量高。开花以后进行叶面喷肥,对延长后期叶片功能期和开花结荚时间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促进第一批花荚形成作用不大。在高产地块,氮素水平较高,应轻施或不施苗肥,重施蕾花肥,并在收摘前后进行叶面喷肥。

  二、绿豆间套种栽培技术。绿豆可以与多种作物间套种。

  1、绿豆与玉米间套种在华北春玉米种植区,采用1.3-1.4米带田,2:2栽培组合。4月中旬先种两行绿豆,小行距40-50厘米,株距13厘米,密度11.5万株/公顷。一般5月上旬播种玉米,小行距40-50厘米,株距25厘米,密度4000株/亩。在华北、华中夏玉米种植区,采用1.5-1.8米带田,2:2或2:3栽培组合。麦收前15天在畦埂上种两行玉米,株距30厘米,密度2500株/亩。麦收后抢墒播种2-4行绿豆,株距10-15厘米。麦收后直播玉米和绿豆,采用2:1种植形式效果较好,即玉米大、小行种植,在宽行内种1行绿豆。

  2、绿豆与棉花间套种棉花采用大小行种植,宽行80-100厘米,窄行50厘米。4月20日前后,棉花播种时在宽行中间种一行绿豆,行距10-15厘米,密度5000株/亩左右。

  3、绿豆与甘薯间套种在甘薯小行距种植的地块,隔两沟套种一行绿豆;对大行距种植甘薯

  地块,隔一沟套种一行绿豆。绿豆的播种时间以甘薯封垄前绿豆能成熟为最佳。绿豆条播,株距10-15厘米,单株留苗;点播穴距30-50厘米,每穴2-3株。

  4、绿豆与黄烟间套种若黄烟采取1米宽等行距种植,于4月上、中旬每隔两行黄烟种一行绿豆,株距10-15厘米,绿豆在7月上旬收获。7月中旬,第一批黄烟开采后,在另一行间种一行绿豆。8月下旬,黄烟采收结束,绿豆开花结荚。若黄烟采取大小行种植,宽行1.3米,窄行70厘米,4月中旬在宽行内种两行绿豆,7月上旬黄烟开始封垄,绿豆成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绿豆 品种 种子 分枝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