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第一位养猪学院士熊远著:种猪育种是一种坚守


  熊远着,1930年生,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第一位养猪学院士。他是运用数量遗传学理论进行瘦肉型猪杂交育种的开拓者之一,主持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种猪测定中心,农业部种猪质检中心、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主持了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

  一谈起猪,熊远着院士的话语里透着亲热和关切。

  这位82岁的学者,与猪相处了半个多世纪,对猪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笑言,只要走进猪棚,自己的心情就特别好。他还将饲养小猪的猪舍戏称为“幼儿园”。同事打趣说:“猪可是他心头的宝贝疙瘩。”

  1959年秋,熊远着毕业于原华中农学院畜牧专业。上世纪60年代,他与同行们对湖北地方猪种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80年代初,他作为《中国猪种志》的编委,参加了全国地方猪种特别是湖北地方猪种资源的调查研究。

  上世纪70年代,熊远着和同事提出大胆设想选育瘦肉猪。这在当时是一个全新而广受争议的想法,因为当时连肉的供应都严重不足,哪里还有人敢奢望瘦肉。

  主持承担“湖北白猪选育”课题后,他吃住基本在猪场,当起了名副其实的“猪倌”。

  回想那段日子,熊远着院士记忆犹新:初期的科研资金只有1400元,研究场所就是一栋茅草猪舍。当时学校附近人烟稀少,杂草丛生,反而为打草给猪吃提供了方便。每天,天蒙蒙亮,他就出去打草,再赶回来给猪做早餐。一天工作下来,他时常顾不上洗澡,倒在猪场的床上就睡着了。

  熊远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群体数量遗传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一套十分完善的育种理论体系。他带领团队艰辛努力10余年,终于让设想变成了现实。1986年,他们成功培育出我国自己选育的第一个高瘦肉率的猪母本新品种--湖北白猪及其品系,生长性能领先国内,繁殖和肉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1988年获得了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当我国还处在一家一户饲养脂肪型“年猪”的年代,熊远着就率先育成瘦肉型猪种,适应了人们逐步提高的瘦肉需求,成为我国养猪历史上的瘦肉猪育种第一人。

  上世纪80年代,熊远着以培育中的“湖北白猪”为母本进行系统杂交组合试验,优选出风味好、瘦肉率高、生长快、肉质优良的杂优“杜湖猪”,批量试销港澳,深受欢迎,1985年获香港商会和外贸部门金杯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引进世界名优猪种,在全国规划建立8个瘦肉型猪核心育种场和70余个生产基地,使我国出口商品猪良级率由15.52%上升到90%以上,累计创汇3.6亿美元。

  熊远着和他的团队并未在成功面前止步。

  他们跟踪世界猪育种研究前沿开展攻关,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其中,中国瘦肉猪新品系选育与配套技术、DIV系优良种猪示范推广分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DIV1系持续选育与配套利用获“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瘦肉型猪新品种(系)及配套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开发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动物遗传育种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带领团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的猪氟烷测验、生化遗传标记研究及其单倍型推断鉴别猪应激敏感基因的基础上,提出了RYR1基因多重效应的利用途径与方法;1990年初组建猪资源家系,开展了猪的重要经济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的研究;构建了猪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谱,分离了40余个与肌肉生长、肉质、脂肪代谢、繁殖密切相关的新基因和分子标记,为我国开展猪的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1999年,69岁的熊远着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回顾他的治学生涯,似乎有点“大器晚成”的味道:大学期间,曾因疾病休学,毕业时已29岁;由于种种原因,53岁才评上副教授;56岁,成为教授  但是执着的事业追求与厚积薄发的治学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养猪学界的第一位院士。

  在熊远着的心里,猪的哼叫声就是最美妙的音乐。在他看来,猪育种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坚守。

  他先后培养了博士生70余人、硕士50余人、博士后2人,大多成长为我国科研院所的主要学术骨干,部分已成为国内外着名养猪学专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标记 母本 品系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