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怎样提高养猪效益?


农村养猪模式正从分散的粗放经营逐步向多种程度的集约化规模经营过渡。在这种新形势下―――

  目前,农村养猪模式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育肥猪的生产速度加快,育肥期缩短了很多,肉猪年出栏率大大提高,从整体的分散粗放经营逐步向多种程度的集约化规模经营过渡,但由于饲养成本的大幅提高及疫病复杂性加剧,以致于未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猪只生长性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综合效益,有几个问题不容忽视。

  合理预防

  接种猪群的育成率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预防疾病的疫苗使用情况。针对猪群中常发的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等传染病,必须制定适合本地疫病流行趋势的免疫程序,做到整体预防。疫苗应选用合格的高效产品,并按产品说明正确使用。

  可参照以下程序进行预防:2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55日龄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70日龄接种仔猪副伤寒疫苗(必要时在55日龄进行提前预防接种)。由于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及趋势不同,很难找到固定的适合各场的免疫程序,因此,应该酌情更改接种时间,增减接种次数及变更疫苗种类。

  合理驱虫

  由于卫生条件及管理措施的种种限制,相对于集约化大猪场而言,农村养猪寄生虫感染机会将可能增加,危害较严重,而且由于寄生虫发病率高,但死亡率相对很低,发病症状又不明显,人们很容易忽略。因此,寄生虫造成的总体损失是严重的,而且是隐性的。猪只光吃料而不长肉或少长肉(甚至可能会最后发展成僵猪),猪群抗病能力及抗应激能力下降,因此有必要建立适合自己猪群的驱虫程序。就这一点上说,对某些卫生状况恶劣的猪圈群体尤为重要。

  驱虫可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阿维菌素(阿力佳)或伊维菌素(伊力佳、害获灭)驱体内线虫及杀体外寄生虫、丙硫苯咪唑(阿苯哒唑、抗蠕敏)或吡喹酮驱绦虫及吸虫,它们配合可基本覆盖猪群多发的主要寄生虫感染,但也要关注最近发病有上升趋势的仔猪球虫病及弓形虫病。可在45日龄、90日龄、135日龄分三次进行驱虫。

日常卫生管理:

  1.必须供给猪群充足的清洁饮用水。饮水不足或限制饮水,可能会影响采食量及饲料报酬率;不卫生的饮水容易诱发或传播疾病,是病原体很重要的一条感染途径。因此,猪圈中应经常保证有清洁水源供猪只自由饮用,料槽应与水槽分开。

  2.定时冲刷洗净料糟及水槽,以除去槽中的腐败饲料残渣及粪尿等污染物,最好能放在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或进行消毒。

  3.定时清洁消毒是减少猪群传染病的有效途径,应根据自己实际选用价格便宜、容易得到的消毒用品,如草木灰、生石灰、漂白粉等,进行定期消毒。消毒前,应先清理粪尿,冲洗猪圈,日常的粪尿也应做到定期处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猪瘟 饲料 免疫 猪丹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