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广东15个大型养猪场叩问牲畜废物生态处理


这几天,广东博罗县湖镇益湖猪场总经理钟伟荣既忙碌又兴奋,因为他的猪场刚刚被作为畜禽废物处理先进模式,接受“牲畜废物管理东亚项目经验”国际研讨会的各位代表前去参观考察。从过去的粪便处理“老大难”到如今的“储气罐、发电站”,吴建雄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和轻松,不仅他成为东亚牲畜废物管理项目的直接受益者之一,而且周围村民也都跟着受益,直夸钟伟荣为村里做了件大好事。

在种养系统内部达到自净循环;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经验

新模式让“困境”烟消云散

常年存栏母猪1800头,年出栏种猪、肉猪近3万头、日排废水200多吨的益湖猪场,在过去是一个受到当地村民和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企业,因为仅猪场每日排出的大量污水粪便,就让村民们足够担心:他们的庄稼是否有朝一日会被“烧死”,他们的村庄环境是否会因受到污染而变得臭气熏天……为了消除村民们的担忧,益湖猪场按照养殖业排放要求,配套建设了一些处理设施,然而由于技术、管理等不到位,猪场发展面临困境。

“当时,我们心里的确很矛盾。每天这么多废弃物,不处理肯定不行,因为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要是全部达标处理,技术、设备、管理都要升级,工程大,风险也大。”益湖猪场一位负责人说,“东亚牲畜废物管理项目的启动实施,让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出适合大中型猪场实现生态循环发展的新模式。”

在项目和政府支持下,益湖猪场总投资240多万元修建沼气能环工程,引进搪瓷钢罐体技术,建设2座1000m3产气储气一体化沼气发酵罐,日处理污水200m3,年减排甲烷189.2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973.2吨),可产沼气约44万m3,部分用作职工生活燃料,其余大部分用于两台120KW沼气发电机组发电,日发电近10个小时,解决猪场饲料生产等用能需求。沼渣沼液运送到附近3000多亩农田作肥料和200亩鱼塘养鱼,实现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在种养系统内部达到自净循环。

“产气储气一体化沼气发酵罐工艺与国际接轨,是先进的沼气生产技术。这一模式得到广东省有关部门高度肯定,在全省大型养猪场推广应用,称之为‘生态种植模式’。”全球环境基金东亚家畜废物管理项目广东省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这一模式概括起来就是,猪场废水经过固液分离后,固体部分作为有机肥供应给附近农户使用,液体部分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沼渣沼液一部分用于农作物的肥料,一部分用于养鱼。

不仅如此,经过几年不断的实践,其他14个同时实施东亚牲畜废物管理项目的大中型猪场,摸索出另外3种适合自身特色的畜禽废物处理模式,即达标排放模式(废水经过固液分离后,固体部分作为有机肥供应给附近农户使用,液体部分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废水经曝氧处理后达标排放)、种养结合+集中供气模式(猪场废水经固液分离后,固体部分作为有机肥供应给附近农户使用,液体部分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管道输送到农户家使用,废水进入氧化塘,用作农作物肥料和养鱼)、沼气+养鱼模式(猪场废水经过固液分离后,固体部分作为有机肥供应给附近农户使用,液体部分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电力用于农场配制饲料和猪仔保温等猪场的日常用电,废水经过氧化塘后用于养鱼)。

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官员HenningSteinfeld博士参观后给予高度评价:“牲畜废物造成水体污染的问题不仅中国存在,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存在。广东猪场的大型沼气池不仅能够发电,还很好地解决了水体污染问题,让农户和企业得到了实惠。这种畜禽废物的完善处理系统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亚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值得推广。”

沼气发电年省电费220万元;吸引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取经;能否异地推广需因地制宜

效益明显但不可“一刀切”

随着“四大模式”的成功实践,15个获得东亚家畜废物管理项目支持的猪场凭借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广作用,被称为当前广东省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发展模式,带动了该省各地很多养猪场按照“四大模式”理念,规划养猪业发展,并吸引全国一批大中型养猪场和各级领导干部前来参观、取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沼气 处理 产业化 牲畜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