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引进英国SPF种猪隔离检疫期的饲养管理



生长速度 生长速度是评价种猪质量最重要的经济性能指标之一。在生长速度上,优良种猪明显高于地方品种及肉质兼用型品种。在生长肥育期内,中国地方猪种如民猪、金华猪、太湖猪平均日增重500克,而目前优质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平均日增重900克~1000克。优良种猪150日龄可达100千克以上,而中国地方猪种达90千克则超过180日龄。如果优良种猪比一般的种猪日增重多100克,按目前市场肥猪价格每千克8元计算,同样150天出售,则出售1头肥猪就会增加销售收入120元,年出栏万头的猪场新增收入就达120万元。我国年出栏6.5亿多头肥猪,算一算真是惊人的数字,所以品种改良工作的意义深远。
健康 优良种猪的首要条件就是安全健康,疾病传播的3个要件当中不能排除种猪广泛流通这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健康的种猪群是安全生产的保障,一旦引进带有野毒的种猪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危害。目前优良种猪烈性传染病的抗原检测应为阴性,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养殖风险,使种猪的生产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养殖效益最大化。
抗逆性及适应性 优良的种猪具有很好的抗逆性及适应能力。正规育种企业在育种过程中高度重视种猪的抗逆性及适应能力,育种的核心依据是满足饲养者、食品企业及消费者利益的需求,而良好的抗逆性及适应能力主要是满足饲养者的利益。在疾病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育种企业对种猪的抗病力研究不断重视,养猪发达的国家如荷兰、丹麦等,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进展,高抗病力品种会对养猪产业做出更大贡献。
繁殖力 现代数量遗传和分子遗传学等育种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种猪的繁殖力,目前优良长白猪、大白猪初产平均10头左右,经产平均12头。比原来的瘦肉型种猪的繁殖力有很大提高。同时目前优良猪种,尤其是配套系种猪也具备乳头数多、发情明显、受胎率高、护子能力强、子猪育成率高等优良繁殖性能。种猪好比是机器设备,能生产出更多的优质产品的设备才能被市场普遍接受。优良的母猪每窝如果多产1头小猪,则每头母猪每年多创效益近400元,年出栏1万头的猪场新增效益就达20万元以上。
瘦肉率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饮食理念逐渐接受,有害健康的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渐渐向低能量、高蛋白方式转变,食用高营养价值瘦肉的习惯自然形成。随着终级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脂肪型品种猪将被市场慢慢淘汰。优良种猪的胴体瘦肉率高于中国地方猪种,外国猪种体重100千克时胴体瘦肉率达60%以上,我国地方脂肪型猪90千克时胴体瘦肉率在50%以下。饲养相对高瘦肉率的种猪不但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且经济效益也会明显提高。例如,目前瘦肉率和出肉率相对高的猪每500克售价要相对多卖0.2元,每头猪按体重达100千克出售计算,年出栏万头的猪场新增利润就达40万元。
目前品种改良工作的重点普及对象
我国养猪模式发生转变目前我国养猪模式大体可以分为3种形式:一是千家万户的农民养殖形式。这种形式的主要养殖目的不是为了经济来源,而是农村的一种习俗。目前由于农民收入的增加、猪病的流行、饲养成本的增加、政府引导等因素,这种养殖形式正快速退出养猪行业。二是养殖大户。这种形式的养殖目的很明确,养猪就是为了生存,一年养50头以上到1000头以下不等的猪就是他们的工作,养猪是他们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这种模式发展迅速,根据我国畜牧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出栏量已占我国总出栏量的30%。虽然这种模式比前一种正规,但仍然存在问题。例如品种衰退,观念落后,管理一般,技术滞后,设备陈旧等,所以这种养殖模式波动性大。如何扶持这种养殖形式,对我国养猪产业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三是规模化养殖场。所谓大型养殖场或养殖集团,最小年出栏在1000头以上,有的甚至出栏几十万头,这种形式存在的社会价值比较大,如可以解决“菜篮子”问题、再就业、粮食转化、品种改良、产业化发展等。这种养殖模式目前由于资金、人才、土地等因素的影响,只能按规律慢慢增加,这样一来就给目前的第二种养殖模式带来发展空间。
养殖大户是我国养猪业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养殖大户作为我国养猪业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是养殖产业化发展中重要组成链条之一,在我国养猪业发展的相当一段时间里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养猪收入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多年经验的积累,资金的沉淀,管理意识的提升,政府的重点扶持,许多已经具备升级的条件。数据显示,2001年~2007年,养殖大户所占比率从16%增加到35%,在这其中有不少已经跨越到规模经营行列,养殖大户的经营模式转型是我国养猪产业走向健康发展的基础,因为他们对行业忠诚度高,新的经营理念需求迫切,新技术接受能力强,便于组织、支持和引导。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饲料 检疫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