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临诊表现为慢性腹泻,
有时以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为特征。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病原体主要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德尔培和肠炎沙门氏菌等也常引起本病。由于某些沙门氏菌型能在动物与人类之间交叉感染,且遍布于世界各地,因而它是最重要的人兽共患病。
流行特点沙门氏菌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入猪群。许多猪可借本身的抵抗力将其消灭或免疫,有些则成为带菌猪。但如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突变或长途运输等,猪的抵抗力普遍下降时,或病菌几经通过猪体,毒力增高也可造成本病的暴发。1~4月龄仔猪易感性较高。半岁以上猪的免疫系统已逐步完善,感染后很少发病,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带有本菌。在应激因素作用下,尤其是在发生猪瘟时,往往发生本病的并发和继发感染。
临床特征本病潜伏期短则数天,长则可达数月之久。在临诊上常将本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介于中间的称亚急性型。
急性型出现败血症,多见于断乳后的仔猪。常突然死亡。如细心观察,可见精神不振和厌食症状,体温上升至41℃以上。病程稍长者可见有腹痛、腹泻及呼吸困难,耳根、胸前和腹下有紫斑,多以死亡告终。病程1~4天不等。
亚急性或慢性型副伤寒是本病的常见病型。感染后症状较轻。病猪体温明显升高,逐渐消瘦,精神沉郁,生长停滞,贫血。长期腹泻,泻出灰白或黄绿色恶臭水样物,混有大量坏死组织碎片或纤维状分泌物。后躯沾有灰褐色粪便,被毛粗乱,皮肤有痂状湿疹。病程持续可达数周,拉稀时发时停,终至死亡或成为僵猪。
病理变化急性败血症死亡者,主要可见多处出血,如胃淋巴结出血,全身脏器有广泛的
小坏死灶。亚急性或慢性者尸体消瘦,有时皮肤上可见小痂状皮疹。
主要特征性变化为盲肠、结肠和回肠的坏死性肠炎。肠粘膜上出现由孤立或集合淋巴滤泡肿胀、坏死后形成的分散或融合性的、边缘不规则的溃疡面。溃疡大小不一,中央凹陷,四周隆起,表面覆有干酪样物,重者出现弥漫性粘膜坏死,使肠壁肥厚,硬如橡皮管状。脾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可见坏死灶。肺常有慢性卡他性炎症,含有黄色干酪样结节。
实验诊断根据流行特点、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实验检查确诊时,可从实质脏器中作细菌分离,将分离的细菌染色镜检,作生化试验确定,必要时进一步作血清学检查。目前可采用核酸探针技术检查,该法高度特异、敏感而又快速。
类症鉴别本病应注意与猪瘟、猪痢疾相区别。其鉴别要点如下:
急性猪瘟与急性猪副伤寒,慢性猪瘟与慢性猪副伤寒,在临床上有些相似,容易混淆,但猪瘟的皮肤常有小出血点,精神高度沉郁,不食,各种药物治疗无效,病死率极高,不同年龄的猪都发病,传播迅速,剖检时肝脾不肿大,无坏死灶,但脾有出血性梗死,回盲口附近有扣状溃疡(或称轮层状溃疡);猪痢疾有轻重不等的腹泻,与慢性猪副伤寒相似。但猪痢疾传播缓慢,流行期长,持续下痢,粪便经常带血和粘液,呈棕色、红色或黑色,剖检时见大肠粘膜表层有弥漫性坏死、出血,或有粘液,不发生像猪副伤寒那样的深层坏死。
防治措施治疗对本病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很多,但在多次使用一种药物后,易出现抗药菌株,需常更换。治疗应及早进行,用药剂量要足,持续时间宜长。
普美仙,0.1ml/kg体重,肌注,重者配合霸王金针0.2ml/kg体重一天一次。 免疫预防有多价副伤寒死菌苗、单价死菌苗和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菌苗等。多价副伤寒死菌苗的预防效果并不理想。如用当地分离的菌株作成单价死菌苗,常比多价的效果好。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以氢氧化铝作佐剂,其免疫效果优于死菌苗。
综合性防疫卫生措施平时注意自繁自养,严防疫源传入。除不购进来历不明的猪只外,对饮水、饲料等均应严格兽医卫生管理。对猪只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在常发病地区应定期预防接种。发病后,要及时将病猪群隔离治疗,对污染场
地及用具应全面消毒。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zhu/5/2006-02-14/138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