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国内猪链球菌2型疫苗的研究与生产动态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近日,我国四川资阳、内江等地感染的猪链球菌2号疫情引起了举国上下一致关注。截至8月1日12时,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198例,其中实验室确诊38例,临床诊断107例,疑似53例。这些病例中,治愈出院18例,病危30例,死亡36例。
什么是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猪链球菌感染不仅可致猪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关节炎及心内膜炎,并且通过伤口、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可感染特定人群发病,并可致死亡,危害严重。目前,科学家发现猪链球菌共有35个血清型,毒力最强的依次为2型、1型、9型和7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2型。
我国猪链球菌2型疫苗的生产与研究进展 在此次疫情发生之前,我国尚未生产猪链球菌2型疫苗,但有部分相关的研究报道。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曾在2001年对猪链球菌2型进行了动物致病性试验研究。研究人员选取猪链球菌2型SS2-1、SS2-H、SS2-006444、SS2-7和SS2-N株,对BALB/c小鼠、猪、兔和普通小白鼠致病性进行试验,其中SS2-1、SS2-H、SS2-006444、SS2-7株对BALB/c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2.1×106、3.1×107、5.3×107和9.4×107,SS2-N株以2.8×108个活菌攻击对BALB/c小鼠不能致病;SS2-1株对猪LD50为4.2×107,对猪半数感染量(ID50)为1.33×106,用8.0×108活菌对兔及普通小白鼠感染均不能致病。结果表明:猪链球菌2型人工感染可引起BALB/c小鼠和猪发病;其毒力因子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和细胞外因子(EF)的表现型与其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无相关关系;BALB/c小鼠可用于猪链球菌(2型)病疫苗免疫试验的动物模型。
该研究所2002年报道的猪链球菌2型制苗候选菌株SS2-1和SS2-H的培养稳定性检测,将SS2-1和SS2-H株在血平板上连续传代至第41代,并分别检测第1代、第11代、第21代、第31代和第41代菌株的菌落及细菌形态、生化特性、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和胞外因子(EF)等指标。结果:从第1代至第41代,2株细菌的菌落及细菌形态、生化特性、MRP和EF均没有发生变异。这表明SS2-1和SS2-H菌株培养稳定性较好,使用限定代次至少可达41代,可作为理想的疫苗生产菌株。
浙江大学在对猪链球菌2型分离株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针对浙江省流行菌株血清型的猪链球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苗,一次免疫后抗体效价可以维持3-4个月,对猪链球菌2型分离强毒株玫击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该油乳剂灭活苗在省内规模化猪场中试近60万头,猪链球菌病发病率与同期相比平均下降了88.3%,免疫后未出现任何不良反映,取得了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上海市畜牧兽医站和上海市嘉定区种畜场应用琼扩法(AGP)、间接ELISA法检测猪链球菌病氢氧化铝二联灭活疫苗免疫猪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免疫后4天开始产生抗体,7天时免疫猪100%抗体阳转,15~30天抗体效价达高峰。免疫后35天进行二免,二免后5天抗体效价均显著升高,6个月后血清抗体仍维持在1:1600。母猪二免可使仔猪获得高水平且持勺的抗体,35日龄其母源抗体仍保持在 1:800。通过免疫抗体与攻毒保护相关性测试,抗体效价在1:800(含1:800)以上能抵抗1×107CFU马腺疫链球菌兽疫亚种和1×108CFU猪链球菌2型的强毒攻击。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和上海市畜牧兽医站通过动物试验,从10株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和猪链球菌2型分离株中筛选出毒力强、免疫原性好的ATCC35246和HA9801株,作为制备疫苗用的生产菌株。对3种不同培养基、血清浓度、葡萄糖浓度、静置和振荡培养、培养基预热等对细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含有2%犊牛血清、0.2%葡萄糖的改良马丁肉汤培养基较为合适;温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很大,培养基接种前预热可以提高细菌产量;振荡培养对细菌生长的影响不大。以上述生产菌株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铝胶二联灭活疫苗,经过无菌及安全检验合格,肌肉接种仔猪,每头2mL。免疫15天后,对HA9801和ATCC35246的保护率分别为 100%(26/26)和92.3% (24/26)。用二联灭活苗免疫后4周内仔猪体内抗体水平持续上升,从第5周开始逐渐下降;再次免疫后,抗体水平迅速回升,120天后仍维持较高水平。攻毒保护试验和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显示,制备的猪链球菌病二联灭活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抗体 猪链球菌病 细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