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无公害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推荐:购买《科学养猪系列》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摘 要]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意识的提高,无公害猪肉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要想得到合格的无公害猪肉,必须从生猪的饲养管理抓起,提高饲养技术,合理使用饲料及添加剂,快捷有效的兽医防疫卫生工作,达到现代化养猪来生产无公害猪肉的目的。
[关键词] 无公害 饲养管理 猪场

自从1995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2001年9月农业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以来,人民的生活健康及饮食安全卫生得到保障,保证消费者吃上放心的、卫生的无公害食品。2002年3月,农业部发布农牧发[2002]1号文件:《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此通知对21类药品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以上这些法规及其它相关文件是指导我们生产安全放心的无公害猪肉所必须遵循的依据。虽然无公害猪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可是在鲜肉销售市场中所占比例很小。要想全面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使猪肉成为居民肉食品消费的首选,不仅要培养绝大部分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同时也应加强我国养猪业的管理,扩大无公害生猪的饲养规模。然而,要想得到合格的无公害猪肉,必须从源头??生猪的饲养管理入手,提高饲养技术,科学饲养管理,合理使用饲料及添加剂,快捷有效的兽医防疫卫生工作,避免造成药物在猪体内残留,达到现代化养猪来生产无公害猪肉的目的。

1、引种
为提高猪群总体质量和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猪场和养猪户都经常要向质量较好的种猪场引进种猪。引种也是猪场管理的第一环节和基础环节,品种的引进应遵循以下8项原则:⑴正确选择引入品种;⑵慎重选择个体;⑶严格执行检疫制度;⑷所有猪种必须有检疫证书;⑸种猪场必须要有生产、经营许可证;⑹要区分引进品种是原种还是商品配套系;⑺要考虑品种原产地与引入地间的环境差异;⑻要考虑引进品种的生产性能。了解被引品种地区的疫病情况及整个畜禽类疫病发生情况,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及仔猪;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有种猪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并按GB16567规定进行检疫,引进的种猪隔离观察15?30天,经兽医检查合格后方可供繁殖使用;只进行育肥的生产场,引进仔猪时,应首先从达到无公害标准的猪场引进。引入品种确定后,对引进的同一品种应相对集中饲养、慎重过渡、逐步推广及进行开展品系繁育等工作。
了解和调查被引品种的选育标准和整个地区的疫病情况后,在种猪选择个体方面要求:健康、无任何临床病征和遗传疾患(如脐疝、瞎乳头等),营养状况良好,发育正常,四肢要求结合合理、强健有力,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特征和本场自身要求。种猪引进需要运输时,尽量减少引进个体的应激,引进后种猪先在隔离室饲养,隔离期结束后,对种猪体表消毒后可进入正常生产,实行“自繁自育、定期检查、定期消毒”的饲养管理原则。

2、饲料使用
生产无公害猪所需饲料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的NY5032-2001,严格按照标准的规定执行,保障饲料的安全性,把握饲料的品质就等于阻止了公害的源头。不应给肥育猪使用高铜、高锌日粮,禁止在饲料中添加β-兴奋剂、镇静剂、激素类、砷制剂;在商品猪出栏前,按有关准则执行休药期;不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微生物污染的饲料,使用的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须来源于无疫病地区,无霉烂变质,未受农药或某些病原体感染;饲料原料、预混料、饲料添加剂、全价饲料必须定点供应,产品成分清楚;出栏前严格按休药期规定换喂不加药饲料;不应使用未经处理的泔水和其他畜禽副产品,使用自配料的应建立详细的饲料生产记录。
根据生猪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最大限度的发挥猪只的生产潜力,尽量减少因饲喂过饱、突然改变饲料、不规律的饲喂而造成的饲料浪费和营养过剩。采用合理的饲喂器,可以改善猪的采食习性而提高饲料的利用,最好采用鸭嘴式饮水器,以节水、防疫。

3、饲养与管理
只有对猪场进行清洁化的科学管理,实现管理机械化、自动化,才能保障产品批量化、规格化,充分发挥猪的生产潜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大致可分为:公、母猪群、仔猪群和育肥猪群。分别介绍如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母猪 品种 猪肉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