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场管理

猪场浪费现象的应对措施


1、合理选用饲料

要严格按照猪的不同生产性能、健康状况、体重阶段、采食量和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符合猪群或个体营养需要的日粮配方。①不能用不同生理阶段的配方饲料替代使用,以免造成营养浪费。②冬春气候寒冷,猪的能量消耗较大,应提高日粮能量水平,降低蛋白质含量;夏秋季节气温较高,猪食欲下降,代谢增强,应增加蛋白质水平,适当降低能量水平。③配制饲料要根据原料的来源、产地、生长季节等实际合理计算营养水平,进行科学配制,养猪户可以根据饲喂情况进行加减。④给空怀母猪和妊娠前期的母猪投喂青草,每头每天4~5公斤,可提高产仔数;用日粮10%左右的青草替代精料饲喂肉猪,可以节约饲料用粮。

2、改进饲料加工、调制工艺

要认真按照饲料配制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规程操作,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养猪场应尽可能地配置良好的饲料加工、调制设备,并在饲料的配料、混合过程中合理掌握操作顺序和混合时间,以便得到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合饲料,避免因混合不均匀而造成营养的浪费。同时,在饲料的搅拌混合、运输装卸、储存和饲喂过程中,要有节约意识,不要随意扔放,把握好饲喂量。再则,料槽设置要合理,以防饲料撒漏或动物糟蹋。

3、适时调整猪群结构

养猪场内部公母猪的比例以1:25~30为宜,要及时淘汰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较差的公母猪,保护种猪群处于最佳生产状态。

母猪淘汰的原则是:①初产母猪断奶后超过45天、经产母猪断奶后超过60天不发情;②连续2胎流产、死胎或产仔数低于6头或所生小猪20日龄内几乎全部死亡;③配种后连续反情2次;④8胎龄以上的;⑤患有各种疾病难以治愈的。

公猪淘汰的原则:①性欲低下,经调教及药物处理仍无改善的:②精液品质差,配种受胎率低、与配母猪产仔少的;③肢蹄疾病严重及患有其他病的;④4周岁以上的。一般的猪场公猪年更新率为40%~50%,母猪年更新率为25%~30%。

4、及时处理存栏猪

对于病弱僵残的没有价值的猪,应果断地淘汰处理,以免浪费药品、人力和精力;对于到了出栏日龄或体重的,应及时出栏,以免浪费饲料和栏舍,肥育猪最佳出栏时机应视品种和饲养状况而定,一般为190日龄左右、体重在90~100公斤时。

5、合理使用药物

选用药物品种和剂型必须有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既不要片面崇拜高档药,也不要贪用廉价的劣质药;投药方法要科学,不可随意采用;平时预防用药尽量少用或不用;在注射疫苗前1周时间和注射后2周内,不再使用抗生素。

6、改进栏舍设施,优化设备

栏舍设计要符合猪只不同生理阶段、不同饲养季节的要求,有利于环境调控,能随气候变化进行拆装,适宜防寒防暑,节约用电。圈内地面建议采用缝隙在5毫米的“微缝”地板,节约冲洗用水;使用自动饮水器,让猪吃到干净的水,又不会浪费用水;农村小型养猪场可采用填料方法,保持圈内干燥。目前许多地区推广“猪―沼―果”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是节约资源的好办法。

7、实行计算机管理

养猪场实行计算机管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养猪者可以运用计算机的专家智能系统和日常动态综合管理系统,解决养猪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性、经营决策性或商业信息性问题,同时能够通过计算机对猪场实行全方位综合的动态管理。应用计算机进行饲料配方设计,实行无纸化记录,及时进行生产统计分析与育种分析,进行生产管理和人事、档案、工资、财务管理,及时获得与养猪业有关的各种信息,是防止各种资源浪费的科学方法,对于农村山区养猪户也是生产技术上的一大飞跃。

同时,应该推行目标养猪,根据养猪者资金、技术、劳力等条件和市场需求,正确选定养猪的类型、规模、生产模式和目标,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母猪 处理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