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野猪专栏

黑龙江省特种野猪养殖现状及发展建议


野猪(SHJscrofa)属偶蹄目猪科动物,我国只有1属1种。野猪在中国共有5个亚种:台湾亚种、川西亚种、新疆亚种、东北亚种、华南亚种。黑龙江省野猪系东北亚种,分布广泛,其分布区总面积可达20万公顷,占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的43.5%。全省野猪种群数量1.7~3.6万头(26470±9210),种群密度0.0909头/平方千米。

特种野猪为采用野猪与家猪杂交而产生的后代,是经过改良后的野猪品种,包括F1、F2代等仔猪。特种野猪肉以其脂肪少、营养价值高、野味浓郁等特点,逐渐成为家猪的替代品和新型绿色保健食品。大力发展野猪养殖成为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广大农民、特别是广大林区职工脱贫致富、下岗职工再就业、企业及养猪场转产的好项目。特种野猪食量较少,一般1天喂2次即可,喜生食,食性杂,各种杂草、菜叶、植物根茎、作物秸秆等都可作为野猪的饲料。野猪的特点是喜食青绿饲料,可占日粮的50%以上,如果配合少量精饲料,即可养出健壮的野猪。养殖特种野猪的确是一项低投入、高回报、零风险的朝阳产业。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市场的需求量更大,显示出良好的养殖前景。

特种野猪养殖业于1998年3月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面向全国推广。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较快,尤其是在南方省市得到了迅速发展,部分地区已经初具规模,经济效益可观。在部分领域开展了科学研究工作,使饲养管理技术得到了加强;部分省市还成立了特种野猪饲养繁育中心,建立了特种野猪良种繁育基地,出售种猪和商品猪。

1养殖现状

1.1成绩

1.1.1野猪饲养从无到有野猪驯养繁殖在黑龙江省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野猪作为传统的狩猎动物,一直被人们直接从野外猎捕利用。人工驯养开展较晚,只是在近几年,为了满足野生动物产业发展的需要,人们才开始从野外捕捉一定数量的野猪个体,并开展驯养工作。属分散式饲养,不成规模,只建立了少量的人工饲养种群,属于饲养尝试阶段。

1.1.2建立了人工饲养繁殖基地随着野生动物饲养业的迅猛发展,野猪驯养也随着开展起来。特别是近几年,野猪的驯养繁殖工作在黑龙江省得到了快速发展,初步建立了野猪的驯养基地,并开展了人工饲养研究工作。牡丹江林区、黑河林区发展较早,林区带动农区,饲养种群数量一般在100头左右,有的存栏数近300头。

1.2问题

1.2.1规模小而分散目前特种野猪大多数为家庭作坊式养殖,规模小而分散,抗风险能力差,没有规模效益,没有像梅花鹿、乌鸡养殖那样形成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技术力量也较薄弱,从品种、设备、饲料、药品到产品加工,只是围着经验转,没有突破创新。

1.2.2各地发展不平衡黑龙江省各区发展不平衡,牡丹江林区、黑河林区发展相对较快。

1.2.3母猪发情晚或不发情在野猪驯养繁育过程中,由于多为野生引种,存在种母猪发情较晚或不能发情的现象,致使饲养种群较难扩大。

1.2.4饲料野猪与家猪生活习性有较大不同,不能按家猪的饲料配比进行饲喂,饲料成为制约野猪人工饲养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应尽快解决野猪复合饲料的研制问题,使特种野猪养殖早日走上产业化道路。

2发展建议

2.1加强管理和指导

为实现黑龙江省特种野猪养殖规模化发展,各级政府要理顺特种野猪养殖业的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和指导,增加投入。野生动物主管部门以及畜牧部门要由专人主抓该项工作,搞好调查研究、信息收集、咨询服务、技术推广工作,真正起到宏观调控作用。

2.2选择正确的杂交方式

应该采用二元杂交,即用野猪作父本(含)、本地家猪作母本(早)进行杂交。最好用有色品种的杜洛洛克作母本,亦可用本地家猪作母本,以减轻产仔时的护理难度,提高生产性能,增强抗病力。

2.3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选准品种

从事特种野猪养殖必须具有很强的市场营销意识,要发展大众需要的和当地没有的、有发展潜力的品种及产品,力创名牌品系。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与市场接轨的力度,走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的道路。

2.4降低成本,进行商品化生产

特种野猪肉目前市场价格在80元/kg左右,产品售价相对较高,消费对象单一,普通居民很少问津。因此,应努力降低成本,走规模化生产之路,市场价格不超过40元/kg。切忌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保证适度的利润,让一些适合家养的品种尽快走进千家万户。同时,又让千家万户来消费,充分开拓巨大的潜在市场,这对发展特种野猪养殖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品种 家猪 野生动物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