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猪红皮病防治


猪红皮病是一种由蚊蝇传播的猪附红球细胞体内侵袭猪体血液内而引起的,其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多在每年5~6月份高温多湿、蚊蝇大量增殖突然发病。

  (一)病状。

  本病早期多为最急性型,病猪表现为突然废食,精神沉郁,不愿走动,昏睡,接着出现耳根后、前胸背部两侧皮肤潮红,嗜睡,绝食,体温升高至41~42℃,呼吸困难而微弱。在流行中后期,病状略缓和,体温一般在39.5~41℃,废食,卧棚,皮肤发红,有的鼻孔流涕,很像流行性热性感冒,有的后期出现黄胆,若无其他并发症,病猪死亡率不高,一般仅2%~5%,但生长受到阻碍,病程较短,一般在地区或一猪场内,从发病开始到结束约1周时间,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但对猪的生长影响较大。

  (二)防治方法。

  1、预防。

  在梅雨季节来临,前应做好猪舍周围的清沟排水和猪栏清洁消毒工作,提前驱虫灭蚊。

  2、治疗。

  对此病的治疗,一般可用解热镇痛药,如百乃定、安基比林,可根据病猪大小,每头肌肉注射百乃定8~10毫升,如此将药溶入25万~50万单位的四环素中共同注射,则效果更好,一般早晚两次用药后,第2天即可恢复健康,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治疗不及上述的药,同时对猪要给予适当的护理,发病期间多喂些新鲜青绿饲料。搞好棚舍清洁,注意饮水卫生,晚间做好驱蚊工作,可增强猪的抵抗力,缩短病程,并可防止发生并发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程 梅雨 传播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