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猪疥螨病防治进展




    6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不难发现该病。但是,疥螨病所有临床症状均受治疗方法及管理措施的影响。因此,猪疥螨感染后临床症状及亚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单靠症状无法确诊猪群是否有疥螨感染。在病料中检查到病原~~疥螨,这才是唯一可靠的方法。猪疥螨多寄生在耳廓内侧,虫体及螨卵沉积于碎屑及耳道的排出物中。

    病原诊断方法为:在患部与健康部交界处(疥螨挖掘隧道的方向,常按宿主皮肤皱褶方向进行,耳廓内和尾根的皱褶处最容易检获虫体)用手术刀刮取痂皮,直到微出血为止。收集刮下的病料,按以下方法检查:将病料置于试管中,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在酒精灯上煮数分钟,使皮屑溶解,虫体自皮屑中分离出来。数分钟后,待虫体沉于管底后,吸取沉渣,放在载玻片上,于显微镜下检查,查虫体。或将刮取病料,滴加少量甘油水等体积混合液或液体石蜡,置于载玻片上镜检,即可判断有否为疥螨感染。

    7 鉴别诊断

    (1)湿疹。有痒觉,但不如疥螨病厉害,在温暖圈舍中痒觉并不加剧,有的湿疹不痒,皮屑内无疥螨。

    (2)秃毛癣。患部呈圆形、椭圆形,境界明显,覆有疏松干燥的浅灰色痂皮,易剥离,剥离后皮肤光滑,久之,融合成大癣瘢,无痒觉,镜检病料有癣菌芽孢或菌丝。

    (3)虱和毛虱。发痒、脱毛和营养障碍,但皮肤不增厚、不起皱褶和变硬等病变。在患部可发现吸血虱或毛虱,皮肤正常,柔软有弹性,病料中无疥螨。

    (4)猪坏死性皮炎。首先在体表皮肤上出现米粒大的红色丘疹,经常搔痒,丘疹再发展为干痂的结节硬固肿胀。随后痂下组织坏死溃烂并迅速扩展,形成囊状坏死灶,病部脱毛、渗出、皮肤颜色变白,灶内组织坏死和溶解,形成灰黄色或灰棕色恶臭创液,最后破溃流出,但创口边缘不齐,创底不平。这种坏死灶常发生4~5处,多的十几处,甚至遍布全身。少数病猪其病变可深达肌肉筋腱、韧带和骨骼,致使出现腹部穿孔和胸部穿孔;有的肢端腐脱;也有的耳及尾干性坏死;最后从其边缘剥离脱落。上述病灶多发生于猪的体侧、臀部及颈部,母猪还可发生于乳头及乳房皮肤坏死;甚至乳腺坏死。

    8 治疗

    对于规模化猪场的猪最好采用以下方法:

    (1)在饲料中添加《虫螨净》药物,搅拌均匀后,连续喂饲7天。

    ①首先对全场进行彻底驱虫,针对病情严重的个体辅以单独治疗。

    ②怀孕母猪产前15天用药。

    ③公猪每年至少保持三次用药。

    ④仔猪转群前用药。

    ⑤引进猪只并群前用药。

    总之,使用《虫螨净》药物进行猪疥螨病的全场控制及净化,是完全可能的,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

    (2)不同生长期的猪,在饲料中《虫螨净》的添加量也不同。方法如下。

    仔猪,育肥猪:每吨饲料中添加1kg;

    母猪(根据空怀,怀孕,泌乳等阶段):每吨饲料添加1.5~3.0kg;

    公猪(根据采食量):每吨饲料添加3~4kg。

    (3)在投药的同时,须对畜舍,用具,运输工具等喷洒敌百虫,除虫菊酯,双甲脒等溶液杀灭寄生虫。

    (4)对疥螨感染严重的猪(特别是公猪,母猪)可以采用延长用药时间(8~10天)或配合注射1%伊维菌素注射液(皮下注射)或1%多拉菌素注射液(肌肉注射)(1ml/33kg体重),或使用0.5%伊维菌素透皮溶液(1ml/10kg体重)等,效果会更显著。

    9 预防

    预防猪疥螨的发生,需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通风。冬季应勤换垫草。新引进的猪只,应先隔离观察,无病者方可合群饲养。疥螨病的控制首先应从种猪群开始,对所有公、母猪应逐头检查,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治疗。在治疗病猪的同时,搞好圈舍的环境卫生,圈舍和用具也应伺时消毒。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坏死 母猪 饲料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