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猪咬尾原因分析及防治


(一)管理因素:(1)喂料不足、料位不够、料槽设计不合理等导致猪只吃不饱;(2)水质差、饮水不足或受限;(3)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温度太低或太高、湿度太重;(3)猪只转栏以及密度过大、猪只大小差异明显;(5)打疫苗、噪音、频繁或突然更换饲料;(6)猪栏中有去势不完全的猪。 

  (二)疾病因素:(1)渗出性皮炎,在混群及并栏时尤为明显;(2)寄生虫感染;(3)吸血昆虫(如蚊、蝇等)的叮咬。 

  (三)营养因素:(1)劣质或变质的原料饲喂猪只;(2)低营养饲料导致的营养不良;(3)含盐较低、蛋白质较低或钙磷不平衡的饲料。 

  (四)防治措施:(1)断尾。仔猪出生后要及时的断尾、剪牙。切断部位要消毒以免感染。(2)猪只开始咬尾,说明猪舍的环境条件已很差。可采取不同的措施: 每栏猪要大小、强弱、公母均匀 同圈中不应有未去势或去势不完全的猪;并栏时应在猪只饥饿的情况下进行,并栏后立即喂料 要及时防治猪只的体内和体表寄生虫;夏季特别要加强防止蚊蝇的孽生等。(3)加强猪只疾病的防治。当有咬尾的猪只出现时,此类猪具有凶相特征,应立即将其隔离饲养。(4)使用优质营养平衡的饲料。在特别情况下,如能自由饮水,盐的用量短期内可增加到0.9%。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渗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