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饲养管理

波尔山羊胚胎移植(一)


旨在探讨育成波尔母羊提供胚胎的质量、数量和年龄,摘要:通过选取育成波尔山羊进行胚胎移植。供受体发情同步差,移植胚胎数等对胚胎移植胜利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进一步开拓胚胎移植的技术应用研究。   
  波尔山羊(Boer Goat)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肉用山羊品种之一,以其体型大、增重快、产肉多、耐粗饲而著称于世,有“肉羊之父”之美称。自1995年引进国内以来很快得到推广应用,深受饲养者和消费者欢迎。近10年来在国内波尔山羊的胚胎移植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移植程序是将波尔山羊的胚胎移植到本地白山羊或奶山羊体内。但绝大多数研究的都是成年波尔山羊,关于首次妊娠前的波尔山羊(育成羊)胚胎移植的研究很少。为此,本实验选取了11只8-10月龄、有发情表现的育成波尔山羊进行胚胎移植,目的旨在探讨通过波尔育成母羊的供体胚胎的质量、数量和年龄,供受体发情同步差,供受体药物安排、移植胚胎数等影响因素来开展育成波尔山羊胚胎移植的技术应用研究。   
  1进行本实验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胚胎移植技术的实施是一项严密的系统工程,它的成功首先依赖于一套完善、成熟的技术体系,其中包括以下技术环节:供受体的选择、同期发情、超数排卵、人工授精、胚胎采集、胚胎质量鉴定、胚胎移植、饲养管理、妊娠诊断等。
  1.1育成波尔山羊育成羊是指断奶到第一次配种的公母羊,即5~18个月龄的羊。
  1.2同期发情同期发情又称同步发情,就是利用某些外源激素制剂人为的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发情周期的进程,促使群体母畜卵巢的生理机能处于相同阶段,使之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
  1.3超数排卵在哺乳动物的卵巢里含有大量的卵泡,约为2×105~4×105个,但在其有限的生命过程中仅排出数百枚卵子,大部分在发育的不同阶段闭锁退化,应用超数排卵(Multi-ovulation, Mo)技术则可使山羊每次排卵由1~3个增加到10~20个,并且这些胚胎都能受精,形成卵裂期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畜,最终发育成个体。
  1.4人工授精以鲜精授精为主,要求精液活力在70%以上,每次输精有效精子数不少于30×106,输精次数不少于3次,确认发情时立即进行第1次输精,山羊最好间隔6h输精1次,超排后的供体第2次配种尤为重要。
  1.5胚胎采集目前普遍采用的羊外科手术方法对供体羊进行冲卵,有可能会引起子宫、卵巢及周围组织发生粘
  连,但是,目前羊非手术采集胚胎技术还不够成熟,还没有一套成规的方法,采胚管没有定型,采胚率不高。   
  2现场实验   
  选取了11只8-10月龄、有发情表现的育成波尔山羊,按照方案设计,对收集数据进行效果分析,目的是开发一套适用于育成波尔山羊有效的超数排卵方案和胚胎移植技术体系,为波尔山羊胚胎移植产业化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2.1材料与方案
  2.1.1材料FSH-P(垂体促滤泡素)、LH-P(垂体促黄体生成素)、PG(氯前列烯醇)、速眠新、苏醒灵3号、PBS冲卵液(杜氏磷酸缓冲液)、M 16胚胎培养液。
  供体羊: 纯种波尔山羊,产自南非。
  受体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来自徐州地区。
  2.1.2饲养条件和羊群管理供(受)体羊实行圈养,饲养密度为8m2/只供体羊,6m2/只受体羊,均保持饲养环境稳定,饲养环境卫生、干燥、棚舍温度适宜,避免应激反应。制定合理的日粮配方,满足清洁饮水的需要,每天放牧2h以上,保证正常的营养平衡。
  2.1.3超数排卵和同步发情方案
  
  注:①剂量为90 IU的FSH,剂量每天递减5 IU,第25天上、下午各20IU,第26天上、下午各15 IU,第27天上、下午各10 IU。②第28天,供体羊发情,第1次配种时加注LH,LH剂量比FSH总量少10 IU,配种以人工输精为主,输3次为宜。
  2.2胚胎的回收与移植
  2.2.1手术前空腹24h,只能饮水。
  2.2.2手术前一天剪毛,部位为腹中线和左右腹股沟之间,范围约20cm×20cm,同时用剃须刀剃净毛茬。
  2.2.3麻醉及保定麻醉视体重而定,每公斤体重肌注0.09ml速眠新。将母羊侧卧或仰卧保定。
  2.2.4用0.10%的新洁尔灭清洗手术部位,用2%~4%碘酊棉球对手术部位由里向外消毒、晾干。再用75%的酒精棉球对手术部位由里向外消毒、脱碘、晾干。
  2.2.5手术通道在离乳房前端约2cm处,在腹中线和腹股沟的中间处纵向切开4~5cm的刀口,将皮下结缔组织分离,暴露肌膜,用手术刀将肌膜轻轻切开,暴露肌肉层,再用刀柄后端将肌肉层和腹膜钝性切开,并将卵巢、子宫引出刀口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受体 供体 羔羊 剂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