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饲养管理


绵羊痒病由朊病毒引起。本病存在明显的家族史,病羊所产后代常发病。不同性别、不同品种的羊均可发病,但以绵羊易感性高。一般发生于2~4岁羊,以3岁半羊发病率最高,1岁半以内的羊很少发病。普遍认为是经口感染,或体表伤口被含朊病毒的胎盘或体液感染。
  症状 潜伏期很长,自然感染为1~5年,所以1岁以下的羊极少出现临床症状。病羊表现神经症状,初期兴奋性增高,易惊,共济失调,头颈或腹肋部肌肉发生频细震颤。发展期,病羊出现剧烈瘙痒,常啃咬腹肋部、股部或尾部,或在墙壁、栅栏、树干等物体上摩擦这些部位,致使被毛大量脱落,皮肤红肿发炎,甚至破溃出血。病羊体温正常,照常采食,但日渐消瘦,常不能跳跃。病程几周或几个月,病死率几乎达100%。
  防治 尚无有效疫苗和任何药物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由于痒病具有特别长的潜伏期和病程,以及痒病病原的特殊稳定性,采用隔离、消毒等一般性预防措施均无效。因此,坚决不从有痒病病史的地区引进种羊,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痒病 潜伏期 病毒 病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