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饲养管理

冬春谨防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俗称“烂肺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呼吸系统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以卡他性鼻炎、咳嗽、结膜炎、呼吸带有罗音、纤维性胸膜肺炎和纤维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以及部分母羊流产为主要特征。该病一般呈地方性流行,不同年龄的山羊均可感染,通常3岁以下的山羊易感,并主要发生于冬季和早春枯草季节。患羊和带菌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病原菌主要存在于患羊的肺组织和呼吸道渗出液中,健康羊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在大群集约化饲养的条件下最易接触感染。羊群之间的传播主要是引种检疫不慎,引入带菌羊和慢性患羊以及患羊与健康羊之间串群所致。该病在羊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较大差异,初次发病羊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趋于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冬春季节,如果羊舍卫生条件过差、潮湿、通风不良,羊群饲养密度过大、长途运输、饲喂不良、营养缺乏、羊群严重缺乏青饲料,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素E供应不足、天气突变等均会导致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根据羊群的免疫状况、饲养环境、卫生状况以及感染病菌的毒力和数量,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类型。最急性型:患羊发病急骤,体温升高至41~42℃,食欲废绝,呼吸急促或痛苦呻吟,咳嗽,并从鼻腔中流出带血鼻液,听诊肺泡呼吸音减弱或呈捻发音,叩诊呈浊音和实音;患羊卧地不起,四肢伸直,呼吸极度困难,黏膜高度充血、发绀,目光呆滞,窒息死亡。病程一般在1天左右,表现最急的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倒地死亡。死羊鼻孔中流出带血泡沫或血水,耳、颔下、腹部皮肤大片紫绀。急性型:患羊病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采食量逐渐减少,呼吸困难,咳嗽,从鼻腔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听诊肺部呈湿性罗音,叩诊有实音区。患羊胸部有疼病感,放牧时常离群掉队,怀孕母羊出现流产,少数患羊呈现顽固性腹泻。如果治疗不及时,常于1~2天内死亡。如果患羊病初的临床症状比较轻,病程耐过7~15天左右常能自行康复或转为慢性。慢性型:多由急性型病例转归而来,患羊体温变化不明显,呈间歇性咳嗽,鼻腔内流出黏液性鼻液,采食量减少,生长发育迟缓,部分患羊有轻度瘤胃臌气、慢性眼结膜炎等症状,听诊肺部呈干性罗音或磨擦音,病羊不愿行走,病程长者可持续数月之久。
病理解剖可见,病死羊两侧的肺呈紫红色,充血水肿,并有针尖状出血点,肺表面有多处病变区,切面呈大理石样病变。肺门淋巴结、气管及纵膈淋巴结充血肿大,实质性变性。胸腔内积有浆液性胸水,色泽淡黄清亮,胸膜上有大量呈网状或条素状的纤维渗出物覆盖,支气管黏膜坏死脱落,管腔内充斥破碎细胞残屑,大部分肺泡壁上皮肿胀和血管扩张瘀血,肺泡内常见大量网状纤维素、炎性细胞和少量渗出液。慢性则以呼吸系统病变为主,表现为纤维素肺炎,并常发生胸膜、肋膜、心包膜粘连,支气管淋巴结、纵膈淋巴结实质性变性,病程较长者则淋巴结萎缩、变硬。
防制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重在防范,养羊场和养羊户应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羊群饲养,做好日常管理 冬春枯草季节备足草料,羊群除了放牧采食外,应及时补料补草,确保羊群在冬春季节不掉膘,以增强羊群的抵抗力。同时,羊舍要勤打扫、勤消毒,经常保持羊舍内的清洁卫生。羊群出牧后,应将羊舍门窗打开通风换气,如遇气温突变应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羊舍及运动场应有足够的面积,避免羊群过分拥挤。
2 坚持自繁自养,严格羊群检疫 养羊场和养羊户应建立自己的基础母羊群,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减少从外地和市场上购进羊只,以免带人病原。如需进行品种调整、血液更新或补充种源,了解购进地的疫情,并从健康的羊群中选购。对新购进的羊应严格地检疫,并隔离饲养半月以上,确诊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如果羊群中发现病羊和可疑病羊,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严防疫情扩散。病羊和可疑病羊应与健康羊分群隔离饲养,并分别给予紧急预防接种和治疗,对羊舍、运动场以及饲养用具等用20%的石灰乳或1%的菌毒敌彻底消毒,对病羊尸体作深埋或焚烧处理,并对污染场地及用具用2%的火碱溶液彻底消毒。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山羊 免疫 病程 检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