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饲养管理

山羊疥癣病的防治


1 山羊疥癣病的发生与流行特点

山羊疥癣病又叫螨病、疥虫病、疥疮等,是由疥螨寄生在山羊体表而引起的寄生虫性皮肤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往往在短期内可引起羊群严重感染。该病主要发生于冬季和秋末春初。发病时,疥癣病一般始发于羊皮肤柔软且短毛的部位,如嘴唇、口角、鼻面、眼圈及耳根部,以后皮肤炎症逐渐向周围蔓延。

2 临床症状

该病初发时,因虫体小刺、刚毛和分泌的毒素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剧痒,可见羊不断在圈墙、栏杆等处摩擦。在阴雨天气、夜间、通风不好的圈舍及随着病情的加重,痒觉表现更为剧烈,继而皮肤出现丘疹、结节、水疱,甚至脓疮,以后形成痂皮和龟裂。患羊因终日啃咬和摩擦患部而烦躁不安,影响正常的采食和休息,日渐消瘦,最终可极度衰竭而死亡。

3 实验室检查

根据羊的症状表现及疾病流行情况,刮取皮肤组织查找病原,以便确诊。其方法为:用经过火焰消毒的凸刃小刀,涂上50%甘油水溶液,在皮肤的患部与健康部交界处刮取皮屑,要求一直刮到皮肤轻微出血为止。将刮取的皮屑置入10%KOH或NaOH溶液中煮沸,待大部分皮屑溶解后,经沉淀取其沉渣镜检。如在无条件的地方,亦可将刮取物置于平皿内,将平皿放在黑色背景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是否有螨在皮屑间爬动。

4 类症鉴别

4.1 与湿诊的鉴别 湿疹痒觉不剧烈,且不受环境、温度影响,无传染性,皮屑内无虫体。
4.2 与秃毛癣的鉴别 秃毛癣患部呈圆形或椭圆形;其上覆盖的浅黄色于痂易于剥落;痒觉不明显。镜检经10%KOH处理的毛根或皮屑,可发现真菌的芽孢或菌丝。
4.3 与虱和毛虱的鉴别 虱和毛虱所致的症状有时与螨病相似,但皮肤炎症、落屑及形成痂皮程度轻;容易发现虱及虱卵;病料中亦找不到螨。

5 防治措施

5.1 注射法 用伊维菌素口服液(0.6%伊维菌素)以每kg体重200mg,进行皮下注射或根据说明书使用。首次用药后7—10天再注射1次。亦可用伊维菌素口服液0.05—0.08ml/kg体重拌料或口服,或参照说明书,但应视羊只大小及病情状况确定适宜用量,连续给药7天。
5.2 涂药疗法 适合于病畜数量少,患部面积小,并可在任何季节使用,但每次涂擦面积不得超过体
5.2.1 来苏儿5份,溶于温水100份中,再加入5份敌百虫即成。
5.2.2 煤酚1份,肥皂1份,酒精8份,调合即成。
5.2.3 烟丝1份,加水10份,煎汁,凉至5012涂擦患部。或用食醋500ml,加烟丝60g,煮沸20分钟,冷后涂擦患部。每日两次,连用5天。
5.2.4 百部根7份,清水7份,蒸30分钟,凉后涂擦患部。
5.2.5 山苍子油,涂患部,1~2次即可。
5.3 药浴疗法 该法适用于病畜数量多且气候温暖的季节。疾病预防常用该法。药浴液可选用0.05%蝇毒磷乳剂水溶液,0.5%敌百虫水溶液,0.05%辛硫磷乳油水溶液,还可用速灭杀丁药液。一般100只山羊用100kg水,水中加入40%速灭杀丁50ml即可。
5.4 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5.4.1 为使药物有效杀灭虫体,涂擦药物时,应剪除患部周围羊毛,彻底清除并除去垢痂皮和污物。大规模药浴最好选择山羊抓绒后数天进行。药浴时选择晴天,气温20摄氏度左右,水温在20~30摄氏度,药浴时间应维持1分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山羊 伊维菌素 敌百虫 真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