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饲养管理

羊的主要传染病——羊沙门氏菌病



羊沙门氏菌病包括绵羊流产和羔羊副伤寒两病。发病羔羊以急性败血症和泻痢为主。

【病原】

绵羊流产的病原主要是羊流产沙门氏菌;羔羊副伤寒的病原以都柏林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主。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的一个属,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较小的杆菌,一般无荚膜。除雏沙门氏、鸡伤寒沙门氏菌外,都具周鞭毛,能运动,多数有菌毛。沙门氏杆菌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水、土壤和粪便中能存活几个月,但不耐热。一般消毒药均能迅速将其杀死。本菌有O抗原(菌体抗原)、H抗原(鞭毛抗原)、Vi抗原(一种表面抗原,又称毒力抗原)3种抗原,可用于菌型鉴定。实验动物中,小鼠对沙门氏菌最易感,可用注射或口服方法使之感染。

【诊断要点】

流行特点 沙门氏菌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的羊,无季节性,传染以消化道为主,交配和其他途径也能感染;各种不良因素均可促进该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潜伏期长短不一,依动物的年龄、应激因子和侵入途径等而不同。

(1)羔羊副伤寒(下痢型) 多见于15~30日龄的羔羊,体温升高达40~41℃,食欲减退,腹泻,排粘性带血稀粪,有恶臭;精神委顿,虚弱,低头,拱背,继而倒地,经1~5天死亡。发病率约30%,病死率约25%。剖检见病羔尸体消瘦,真胃与小肠粘膜充血,肠道内容物稀薄如水,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脾脏充血,肾脏皮质部与心外膜有血点。

(2)绵羊流产 多见于妊娠的最后两个月病羊体温升至40~41℃,厌食,精神抑郁,部分羊有腹泻症状。病羊产下的活羔,表现衰弱、委顿、卧地,并可有腹泻,往往于1~7天死亡。病母羊也可在流产后或无流产的情况下死亡。羊群暴发1次,一般持续10~15天。剖检流产、死产胎儿或生后1周内死亡的羔羊,表现败血症变,组织水肿、充血,肝脾肿胀,有灰色病灶,胎盘水肿、出血。

实验诊断 确诊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取下痢死亡羊的肠系膜淋巴结、脾、心血和粪便或病母羊的粪便、阴道分泌物、血液及胎儿组织,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如SS琼脂或鉴别培养基如麦康凯琼脂、伊红美蓝琼脂等,37℃下培养24小时,挑取可疑菌落接种三糖铁琼脂培养基(斜面划线后底部穿刺接种),如果被检菌株三糖铁琼脂上红(斜面)下黄(底部)有黑色,且可能有产气,可进一步做生化鉴定和抗原测定。

生化鉴定,常见的沙门氏菌应是: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利用柠檬酸盐,不产生吲哚和快活素酶,葡萄糖产气,甘露醇和麦芽糖产酸。

抗原测定时,先采用沙门氏菌的A-F多价血清与被检菌(三糖铁或营养琼脂斜面上的菌苔)进行玻板凝集试验,同时以生理盐水代血清作对照(注意Vi抗原的影响)。若凝集且生化反应较典型,可进一步用O因子血清,Vi因子血清和H因子血清作血清分型鉴定。
检查沙门氏菌还可利用荧光抗体。将可疑沙门氏菌的被检样品或经过增菌的培养物制作涂片,以沙门氏菌多价荧光抗体染色,用荧光显微镜检查,可快速得出初步结果。

【防治措施】

病羊可隔离治疗或淘汰处理。对该病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很多,但必须配合护理及对症治疗。首选药为氯霉素,其次是土霉素和新霉素,羔羊按每日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分3次内服;成年羊按每次每千克体重10~30毫克,肌内或静脉注射,1日2次。呋喃唑酮也可应用,按每日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分2~3次内服,连续用药不得超过2周。也可试用促菌生、调痢生、乳康生等微生太制剂,按说明拌料或口服,使用时不可与抗菌药物同用。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羔羊在出生后应及早吃初乳,并注意保暖;发现病羊应及时隔离并立即治疗;被污染的圈栏要彻底消毒,发病羊群进行药物预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抗原 羔羊 病原 绵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