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本病潜伏期一般平均为6~8天。感染初期山 " /> 山羊痘的综合防治-饲养管理-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饲养管理

山羊痘的综合防治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一般平均为6~8天。感染初期山羊体温轻度升高,鼻孔闭塞、呼吸促迫,流泪和鼻液,后变为脓性分泌物。呼吸快而困难,眼结膜充血,食欲减少乃至废绝,精神委靡,全身不适,病后1~4天发痘,多在唇、鼻、颊、眼、尾和四肢内侧、乳房、阴唇、阴囊、包皮等体表少毛或无毛处,其他部位较少。先出红斑,后形成丘疹,突出皮肤表面,几天内变为豆大水疱,再变为脓疱,往往可见痘脐,后逐渐干涸,痂块脱落遗留一个红斑。病羊全身症状明显,体温升高达41~42℃,四肢无力、行走困难,最后病羊衰竭而死;孕羊常因本病造成流产,羔羊死亡率较高。有的病羊继发细菌感染而死亡。

?

病羊痘的皮肤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一系列的炎性反应。包括细胞浸润、水肿、坏死和形成毛细血管栓等。尸体剖检:通常可见不同程度的黏膜坏死、全身淋巴结肿大;呼吸和消化器官上有大小、多少不等的痘斑、结节或溃疡,特别是在肺脏,尤为明显。?

2 预防措施

在引进羊只以前,首先要了解当地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以及当时是否有传染病发生,杜绝从疫区引进羊只。新羊进场时要进行检疫,然后隔离观察21天;确定健康无病后并经预防接种山羊痘弱毒疫苗方可与本场羊只混群。发现可疑病羊,要进行处理。

?

冬春季节要适当给羊群补饲精料,并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以增强羊机体的抵抗力;搞好场地、用具的卫生,可选用消特灵、百毒杀等高效消毒药消毒羊舍及周围环境,并定期进行带羊消毒;定期开展驱蚊、灭蝇和驱除山羊体内外寄生虫活动,防止蚊蝇滋扰和传播病原;及时调整饲养密度,保持羊舍内洁净卫生,通风透气。

?

目前控制本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年要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常用山羊痘弱毒疫苗,大小山羊一律在尾部或股内侧皮内注射0.5ml,4~6天后产生免疫力。羔羊3月龄后接种,之后按免疫期进行接种,免疫期为1年。免疫接种时要注意每注射1只羊都要更换一个针头,以免造成病原体传播。?

羊群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病羊;并对周围尚未发病的羊只采取紧急接种山羊痘弱毒疫苗和消毒工作,剂量为每只羊3~5头份量;病羊脱落的痂皮、污染物和病死羊的尸体要深埋或焚烧,羊粪须经发酵消毒后再利用,以减少发病因素。?

西药治疗:可用0.1%高锰酸钾液、2%硼酸液洗涤痘区,再涂以碘甘油或1%紫药水等。全身治疗可用病毒灵、病毒唑注射液抗病毒。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应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等进行注射治疗。发病早期可用高免血清治疗,按每kg体重皮下注射1ml,必要时可重复1次,疗效更佳。

?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山羊 免疫 传播 葛根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