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从控制病源降低奶牛肢蹄病发病率


奶牛在饲养过程中难免会有奶牛肢蹄病的发生,为什么奶牛会发生肢蹄病,为何会引起奶牛跛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问题的根本。

检查日粮精粗比例

首先要检查奶牛日粮中的精粗料比例是否合理,如果饲喂过多的精料会对瘤胃产生负面影响,瘤胃内会产出氨气,导致瘤胃酸度过高,形成瘤胃酸中毒,当pH值低于5.5时会导致蹄叶炎的发生(蹄叶炎分慢性、亚急性和急性)。其次日粮中的钙磷比例是否平衡也很重要。每100公斤体重需要钙的维持量为6克、磷4.5克,每挤出1升奶需要排泄钙4.5克、磷3克。

在为奶牛修蹄的过程中常发现蹄底角质层有粉末状,也就是粉蹄,这是因为蹄底角质吸收钙磷比例不平衡,角质没有被完全钙化,合理调配日粮当中的精粗料比及营养很重要,可以预防肢蹄病的发生。

预防是根本

预防是解决奶牛蹄病的根本所在。要以治疗为辅、预防为主的原则对奶牛蹄病的控制。根据牛蹄情况可用4%~7%的硫酸铜以及3%甲醛溶液对牛蹄进行蹄浴,蹄浴液深约8厘米~10厘米,以淹到蹄冠状带处为准。同时还要加强对牛蹄的保健工作,不要等到发病了再去治疗,要控制发病源,对奶牛进行全群修蹄,控制蹄病的发展。

趾间疣性皮炎的治疗

运动场粪污堆积、泥泞都可导致奶牛肢蹄病的发生。牛蹄经常在牛粪中运动,粪污在趾间滞留,经过发酵后,螺旋体和坏死杆菌将趾间真皮腐蚀,导致趾间疣性皮炎的发生,随后继发跛行。像这种病例首先要修整牛蹄,用消过毒的手术刀或者修蹄钩刀将趾间的坏死组织彻底切除,以见到新鲜创面为佳,然后用3%的过氧化氢清洗创面,用0.9%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后,用高锰酸钾对创口进行止血消毒。上药可用木瓜酶或四环素,对创口起消炎作用,包扎时松溜油可起防水、防腐的功能。

跛行严重的奶牛用青霉素普鲁卡因对局部皮下或穴位进行封闭,以控制炎症对组织的漫延,减少病情的加剧。全身用药可用水杨酸钠、乌洛托品和葡萄糖酸钙,用生理盐水稀释,根据体重适当地用药,进行静脉注射,可起到防腐、消炎、止痛和补液的效果。将奶牛放在干净、干燥的环境处护理,3天~5天对患病牛进行观察、换药工作,防止二次感染。

其他病因

一些蹄变形,如螺旋蹄、长宽蹄、卧蹄表现蹄底负重面不平衡,趾间隙过大,趾角度过大或过小(正常趾角度为45度左右),运动出现异常,这些都与遗传有关。所以一定要加强选种选配,选择一些优良种公牛对后代进行改良,逐步完善肢蹄的健康标准。

气候潮湿对肢蹄也有很大影响,一般6月~9月肢蹄病的发病率偏高,奶牛容易产生热应激,导致采食量下降,代谢病也随之发生,进而蹄底角质层脆弱,白线处分裂导致双层底。如果不及时修剪牛蹄会导致蹄踵溃疡等一系列蹄病的发生,后肢附关节还易出现皮肤组织硬化、肿大增殖,所以要做好防暑降温,减少日粮中的精料补喂,适当增加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也可添加阴离子盐,减少热应激的反应,促进代谢的吸收,减少蹄病的发病率。

其他疾病也可引发肢蹄病。如果奶牛分娩后长时间胎衣不下、处理不及时、子宫内产生絮状物导致子宫内革兰氏阴性细菌大量分解释放内毒素作用于蹄底真皮,导致蹄部微循环障碍,发生蹄底溃疡或者蹄底损伤,从而引起跛行。其症状表现为蹄底角质层分裂、脱落,露出蹄底真皮组织,若发生感染的,局部扩创有恶臭黑色的脓液流出来,严重的蹄底局部真皮发生增殖、破溃,形成肉芽糜烂,突出于真皮表层外,还可引起蹄球、蹄冠以及局部的肿胀,所以控制奶牛疾病的发病源才能控制奶牛蹄病的发病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坏死 青霉素 水杨酸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