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接羔和护理


有配种记录的母羊,可以按配种日期以“月加五,日减三”的方法来推算预产期。例如4月8日配种怀孕的母羊其预产期应为9月5日,10月7日配种怀孕的母羊则为次年的3月4日。

  (一)母羊临产前的征状 母羊在临近分娩时会有以下异常的行为表现和组织器官的变化: (1)临产母羊乳房开始胀大,乳头硬挺并能挤出黄色的初奶。 (2)阴门较平时明显肿胀变大,且不紧闭,并不时有浓稠粘液流出。 (3)骨盆韧带变得柔软松弛,肷窝明显下陷,臀部肌肉也有塌陷。由于韧带松弛,荐骨活动性增大,用手握住尾根向上抬感觉荐骨后端能上下移动。 (4)临产母羊表现孤独,常站立墙角处,喜欢离群,放牧时易掉队,用蹄刨地,起卧不安,排尿次数增多,不断回顾腹部,食欲减退,停止反刍,不时呜叫等。有这些征状表现的母羊应留在产房,不要出牧。

  (二)分娩 分娩一般有产前准备、胎儿产出两个阶段。 1.准备阶段 是以子宫颈的扩张和子宫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为主要特征。在这一阶段的开始,每15分钟左右便发生一次收缩,每次约20秒钟,由于是一阵一阵的收缩,故称之为 “阵缩”。在子宫阵缩的同时,母羊的腹壁也会伴随着发生收缩,称之为“努责”。阵缩与努责是胎儿产出的基本动力。在这个阶段,扩张的子宫颈和阴道成为一个连续管道。胎儿和尿囊绒毛膜随着进入骨盆人口,尿囊绒毛膜开始破裂,尿囊液流出阴门,称之为“破水”。羊分娩的准备阶段的持续时间为0.5~24小时,平均为2~6小时。若尿囊破后超过6小时胎儿仍未产出,即应考虑胎儿产式是否正常,超过12小时,即应按难产处理。 2.胎儿产出及难产处理紧接准备阶段 胎儿随同羊膜继续向骨盆出口移动,同时引起膈肌和腹肌反射性收缩,使胎儿通过产道产出。胎儿从显露到产出体外的时间为0.5~2小时,产双羔时,先后间隔5~30分钟。胎儿产出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3小时,如果时间过长,则可能是胎儿产式不正常形成难产。胎儿产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1)胎向 即胎儿产出的身体方向。胎儿身体与母体平行,分娩时前肢和头部先进入产道称为“纵向正生”;反之胎儿后肢先进入产道称为“纵向倒生”。一般不会形成难产,均属正常情况。 (2)胎位 是指胎儿背部与母体背腹部的相对位置关系。胎儿背部朝向母体背腰伏卧在子宫内的姿势称为“上位”。上位是分娩时的正常情况,胎儿容易顺利通过产道;相反,胎儿背部朝母体腹部仰卧在子宫内的姿式称为“下位”,下位分娩时易形成难产。 (3)难产 少数母羊因胎儿过大或胎儿产式异常时,胎儿肢体显露后超过2~3小时仍未产出母体外,即可作为难产处理。舍饲羊群的难产多于放牧羊群;绵羊的难产多于山羊。遇到难产母羊,接羔人员应立即修剪磨光指甲,用2%的来苏儿溶液洗净手臂,涂抹润滑剂,无适当润滑剂时,肥皂也行,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助产。如胎儿过大,应把胎儿的两前肢拉出来再送进产道去,反复三四次扩大阴门后,配合母羊阵缩补加外力牵引,帮助胎儿产出。如遇胎位胎向不正时,接羔人员应配合母羊阵缩间歇时,用手将胎儿轻轻推回腹腔,手也随着伸进阴道,用中指、食指帮助纠正异常的胎位胎向,待纠正后再行引出。(4)假死羔羊的处理 由于难产造成分娩时间过长,子宫内缺乏氧气,羔羊过早的呼吸动作而吸入羊水等可以造成羔 羊假死。遇到这种情况,首先用手握住羊嘴,挤出口腔、鼻腔和耳朵内的胎水和粘液,再将羔羊两后肢提起来,使羔羊悬空 后轻拍其背胸部,或让羔羊仰卧做人工呼吸。假死时间不长的羔羊一般都能苏醒过来。羊的骨盆入口呈椭圆形,骨盆出口较大,倾斜度大,骨盆轴为弧形,所以羊的分娩是较容易的,形成难产的很少。但母羊分娩的环境应相对安静,否则对羔羊的存活率有一定影响。

  (三)胎盘排除 羊的胎盘通常在分娩后2~4小时内排除。胎盘排除的 时间一般需要0.5~8小时,但不能超过12小时,否则会引起子宫炎等一系列疾病。 母羊产羔后有疲倦、饥饿、口渴的感觉,个别母羊会咬吃胎盘和沾染胎液的垫草,产后应及时给母羊饮喂一些掺进少量麦麸的温水,或饮喂一些豆浆水,以防止母羊噬食胎衣。母羊分娩后,应剪去乳房周围的长毛,用温水或消毒水清洗乳房,再用毛巾擦干,把乳房内的陈乳挤出几滴,以便羔羊及时吃到干净卫生的初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羔羊 处理 绵羊 山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