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内固定法治疗小奶牛前肢骨折一例


    前肢骨骨折是兽医临床上的常发病例,可发生于各种动物,包括单纯的尺骨骨折、桡骨骨折和桡尺骨全骨折等,多因外界暴力直接作用于前肢部引起。该病的治疗可采用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方法,由于其位置特殊,临床上大多采用外固定法进行治疗,但对正处于骨骼发育阶段的幼畜,运用内固定法可大大减少骨折后遗症的发生。笔者最近诊治一头3月龄前肢骨全骨折的小奶牛,经内固定法治疗,效果良好,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四川雅安八步乡李某一3月龄小奶牛,因摔倒致左前肢桡尺骨全骨折,发病后2天来我院就诊,经确诊后采用5孔加厚接骨板进行内固定,同时配合外固定,5个月后痊愈。

    2 症状及诊断

    该患畜精神尚可,病畜体温39.5℃,呼吸急促,左前肢前臂部肿胀明显,触诊有温热感,疼痛明显,站立时左前肢不敢负重,运步视诊呈典型的支跛表现;肿胀部位做被动运动可听到骨摩擦音,且左前肢下部游离性较大,初诊为左前肢前臂骨骨折,建议拍摄×光片进一步检查。×光片检查显示左侧前肢骨中部发生明显的桡尺骨全骨折,而且断端比较整齐,无明显骨痂形成。

    结合上述临床表现症状及×光片检查结果,确诊该奶牛为左前肢前臂部桡尺骨全骨折。

    3 手术实施

    手术于患部肿胀基本消失时,即确诊后第5天进行。

    3.1 术前处理:强心、补液、消炎、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输注20%安钠咖5ml,氨苄青霉素5g,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10%葡萄糖酸钙50ml,维生素C2g,肌苷0.4g,5%碳酸氢钠150ml,0.5%甲硝唑200ml。

    3.2 麻醉与保定:麻醉前注射阿托品。15分钟后按照0.005ml/kg体重的剂量肌肉注射846合剂。麻醉后,行右侧卧保定,患肢在上。术部按常规剃毛消毒。

    3.3 手术过程:沿前肢桡骨外侧纵向切开皮肤,切口长度15cm左右,切开时注意避免伤及皮下头静脉,分离腕桡侧伸肌、指总伸肌,用拉钩分别向前后牵开肌肉,即可显露骨折断端,与×光片显示完全吻合,桡尺骨均发生完全骨折,骨折断端平整且已明显错位,因骨折断端发生在前肢骨中部,决定采用接骨板进行固定,接骨板的尺寸选择为长12cm,宽1.5cm加厚5孔不锈钢接骨板。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创腔,然后进行骨折近、远端对抗牵引。术者首先分离骨膜,然后用手分别向相反方向压迫两断端,使两断端对合。对合后灭菌,用骨钳将桡骨断端复位,放置接骨板两端用骨钻钻孔(注意不可离断端太近),旋入螺丝钉。对合后尽量展平对合骨膜,并作适当的结节缝合。尺骨部分整复后未作内固定。除去创内的骨碎片、血凝块以及周围挫灭组织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涂抹油剂阿莫西林。缝合时尽可能把肌肉覆盖在骨板上,皮肤层和皮下层常规缝合,加装夹板绷带进行外固定。

    3.4 术后护理:术后静脉输林格氏液250ml,10%葡萄糖300ml,10%葡萄糖酸钙50ml,维生素C3g,氨苄青霉素5g,每日1次,连用7天。每日静脉注射0.5%甲硝唑200ml,连用3天。肌肉注射维生素D3,连用3天,之后每周注射1~2次。术后前15天限制其活动,之后每天上下午各牵遛1小时左右,并且适当对患肢进行按摩。10天拆去皮肤缝线,伤口取一期愈合,并开始用患肢负重行走,1月后拆除夹板、绷带,小奶牛运动自如,无明显功能障碍。5个月后痊愈,接骨板留在组织内不拆除。

    4 小结与讨论

    4.1 根据笔者临床经验,摔伤是引起该病发生的直接原因,但由于骨折断端比较整齐提示该动物明显缺钙,再加上动物年龄尚小,骨骼发育还不太健全,骨质较脆,可能是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术后护理当中,坚持给动物补充钙质,增强其机能恢复,另外还要注意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离子的吸收。

    4.2 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笔者认为在骨折局部肿胀基本消失时为内固定的最佳时机,原因在于局部肿胀消除后,肿胀内部的瘀血和凝血块已基本被吸收,便于暴露骨折断端,减少肿胀内容物对手术的干扰,也可减少因术中出血引起的手术并发症,另外,由于术后使用外固定,如果局部肿胀严重,肿胀消除后容易引起外固定材料的松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甲硝唑 青霉素 阿莫西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