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矮牵牛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


    矮牵牛又名碧冬茄,为茄科植物,是重要的盆栽和花坛植物。我国于20世纪初开始引种栽培矮牵牛,仅在大城市有零星栽培。直到80年代初,开始从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引进新品种,同时,我国花卉育种家开始自己培育矮牵牛品种,并取得了较好的成就。近年来,又从美国、意大利等国引进大量新品种,并进行规模性生产,大大地推动了矮牵牛的发展。并育出抗热、抗雨和抗病品种。

    形态特征

    矮牵牛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匍匐。叶卵形,全缘,互生或对生。花单生,漏斗状,花瓣边缘变化大,有平瓣、波状、锯齿状瓣,花色有白、粉、红、紫、蓝、黄等色,另外有双色、星状和脉纹等。

    常见系列

    “幻想”系列  

    植株矮小,花小,花径3~4cra,开花特早,花量丰富,花期持续时间长,无需激素处理和打顶处理。生长适温10~C一25℃,播种后14―15周开花。

    “霜”系列  

    生长适温100c~25℃,播种后13―14周左右开花,花边白色,株高30cm,花径7.5cra。

    “佳期”系列  

    株高25―30cra,抗病性强,对恶劣天气有很好的忍耐性。播种后8~10周开花,花多而密,特别适于夏季种植。

    “棱柱”系列  

    株高25~30cm,花大,花径8~9cra,株型紧凑,开花早。花边奶黄色,中央为黄色。播种后10~11周开花。

    “极美”系列  

    早花型,生长适温10℃~25℃,播种后9~13周开花,花径9cra,株高25―30cra,株型紧密,长势整齐,表现良好。

    “波浪”系列  

    生长适温10C~25℃,播种后9―1 3周左右开花,株高1 5―18cra,蔓长90~120cm,适宜吊篮栽培。

    “漫步”系列  

    早花且多花,蔓长50~60cm,适宜吊篮栽培。生长期12~15周。

    生物学特性

    矮牵牛原产南美。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热,不耐寒,怕雨涝。

    矮牵牛的生长适温为25℃~30~C。冬季温度最好在4~C~10~C,如低于4~C,植株生长停止,能经受―2~C低温。夏季温度高于35℃时,部分品种虽然仍能生长,但植株生长缓慢,大部分品种停止生长。矮牵牛喜干怕湿,在生长过程中,需充足水分,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应在早、午、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梅雨季节雨水过多,对矮牵牛生长十分不利,盆土过湿,茎叶容易徒长,花期雨水多,花朵褪色,易腐烂,若遇阵雨,花瓣容易撕裂。如盆内长期积水,往往根部腐烂,整株萎蔫死亡。

    矮牵牛属长日照植物。生长期要求阳光充足,大部分矮牵牛品种在正常光照下,从播种至开花在70―90天左右,如果光照不足或阴雨天过多,往往开花延迟10―15天,而且开花少。因此,冬季大棚栽培矮牵牛时,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茎叶生长繁茂;在春、夏季长日照条件下,从茎叶顶端很快着花,从播种到开花大约是60―70天左右。

    矮牵牛适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pH值6~7左右。

    繁殖

    常用有播种和扦插繁殖。

    播种繁殖  

    矮牵牛种子细小,每克种子在9000―10000粒,发芽适温为20C―22℃,播后6―8天发芽,播种前要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对介质进行消毒处理。播种介质可用泥炭土+椰糠+珍珠岩配制,比例2:1:1,一般可播于穴盘或苗床。播于穴盘中的要求点播,每穴放一粒种子,每个穴盆可播200粒种子。播后轻轻用手挤压,使种子与介质粘合,然后用喷雾器喷透水再盖上报纸或塑料薄膜,要长期保持报纸湿润,待种子发芽后将报纸翻开。播于苗床中的要求土粒细、平整、浇透水,将种子按1:4与细沙混合,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播后覆盖一层草木灰或经细筛过筛的土,然后用60%~70%的遮光网遮盖,以后保持土壤湿润,7~8天左右即可发芽,25―30天可移植上盆。

    扦插繁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种子 处理 腐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