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鸡病防治

病鸡诊断情况要领


   随着养禽业的发展,禽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并且种类越来越多,迫切需要提高禽病的诊断和防治水平。病鸡尸体剖检是诊断禽病,指导治疗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它便于现场开展并可及时提供防治措施。通过对鸡尸体病变的诊查、识别与判断,对单发病或群发性鸡病进行确定,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病鸡的剖检方法包括:了解鸡(死鸡)的一般状况,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

  1 了解鸡的诊断情况

  主要包括鸡的品种、性别、日龄、饲养管理、饲料、产蛋、免疫、用药、发病经过、临床表现及死亡等,考虑一切有利于诊断的情况。

  2.外部检查

  外部检查包括:全身羽毛的状态,是否有光泽,有无污染、蓬乱、脱毛等现象;泄殖腔周围的羽毛有无粪便黏污,有无脱肛和血便,营养状况及死鸡尸体变化(尸冷、尸僵、尸体腐败);皮肤及脸部有无肿胀和外伤;关节及脚趾有无肿胀或异常;骨髓有无增粗和骨折;冠和肉髯的颜色、厚度、有无痘症、脓痂;口腔和鼻腔有无分泌物及其性状,两眼的分泌物及虹彩的颜色。最后触摸腹部是否变软或有积液,头、爪部是否有异常和外寄生虫。

  3.内部检查

  剖检如是活鸡,可采用枕环节处使头和关节断离或用颈侧动脉放血方法杀死。最好用水或2%~5%的来苏尔将尸体表面及羽毛润湿,防止剖检时有绒毛和尘埃飞扬。同时尽量要多剖几只鸡,进行对比和统计病变分析。

  3.1皮下检查

  尸体仰卧(背位),用力掰开两腿,切开大腿和腹部之间皮肤,一手压腿与翅膀,另一手抓住皮肤沿胸骨嵴部由下向上纵行剥离皮肤,腹部皮肤向后翻开;将大腿向外侧转动,使髋关节脱臼,从腿内侧切开皮肤加以剥离,暴露并检查腿内侧肌群与膝关节。同时观察皮下脂肪含量,皮下血管状况,腹肌和胸肌有无出血和水肿,胸肌的丰满程度、颜色,胸部和腿部肌肉有无出血和坏死,观察龙骨是否弯曲和变形。

  3.2检查内脏

  在后腹部横行切开(或剪开),顺切口的两侧分别剪开,后一手压住腿和翅膀向上推,同时另一手抓住胸骨相互配合向上掀开胸骨,暴露体腔。

  3.2.1在不触及的情况下,注意观察各脏器的位置、颜色、浆膜的情况(是否光滑、有无渗出物,血管分布情况);体腔内有无液体,各脏器之间有无黏连。检查胸、腹气囊是否增厚、浑浊,有无渗出物,气囊内有无干酪样团块,团块上有无霉菌菌丝。检查肝脏大小、颜色、质变,边缘是否钝,形状有无异常,表面有无出血点和出血斑,有无坏死点或大小不等的圆形坏死灶。

  3.2.2无菌操作采集病原体培养材料,肠道内容物样品最后收集。

  3.2.3在肝门处剪断血管、肝与心包囊、气囊之间的联系,一手抓住肝、肌胃、腺胃往下拉,另一手拿剪刀,在连接处剪(非器官),直至将直肠从泄殖腔拉出(不剪断),在小鸡的背面可看到腔上囊(大鸡已退化),小心剪与其相连的组织,摘取腔上囊。检查腔上囊的大小,观察其表面有无出血,然后剪开腔上囊检查黏膜是否肿胀,有无出血,皱襞是否明显,有无渗出物。而后剪断胆管,取出肝脏,纵行切开肝脏,检查脏切面及血管情况,肝脏有无变性,坏死点及肿瘤结节。检查胆囊大小、胆汁多少、颜色黏稠度及胆囊黏膜的状况。

  3.2.4在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的右方,找到脾脏。检查脾脏大小、颜色,表面有无出血点和坏死点,有无肿瘤结节;剪断脾动脉,取出脾脏,将其切开,观察脾脏切面及脾髓状况。

  3.2.5剪开腺胃、肌胃,检查腺胃内容物的性状、黏膜及腺乳头有无充血和出血(用剪刀轻轻刮),胃壁是否增厚,有无肿瘤。观察肌胃浆膜上有无出血,肌胃的硬度,检查内容物及角质膜的情况,再撕去角质膜,检查角质膜下情况,观察有无出血和溃疡。

  3.2.6从前向后检查十二指肠、小肠、盲肠和直肠,观察各段肠管有无充气和扩张,浆膜血管是否明显,浆膜上有无出血、结节或肿瘤。然后,沿肠系膜附着部剪开肠道,检查各段肠内容物的性状,黏膜有无出血和溃疡,肠壁是否增厚,肠壁上的淋巴集结和盲肠起始部的盲肠扁桃体是否肿胀,有无出血、坏死,盲肠腔中有无出血或土黄色干酪样栓塞物,横向切开栓塞物,观察其断面情况。

  3.2.7检查卵巢发育情况,卵泡大小、颜色和形态,有无萎缩、坏死和出血,卵巢是否发生肿瘤;剪开输卵管,检查黏膜情况,有无出血及渗出物。产蛋母鸡,在泄殖腔右侧,常见一水泡样结构,这是退化的输卵管(公鸡应检查睾丸的大小和颜色,观察有无出血、肿瘤,两者是否一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坏死 羽毛 龙骨 免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