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病是鸭梨贮藏期间发生的生理病害,鸭梨放入0℃冷风库贮藏30―50天后即可发病。其病变初期在果心外皮可发现褐色斑块,逐渐扩展到整个果心,严重时果肉部分也会出现界限不明的褐变,风味变劣,在果实外观上一般没有明显反应,但却极大地影响了鸭梨贮藏保鲜的时间和品质。
导致鸭梨黑心病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贮藏前期的温度过低(0―5℃)而引起的冷害,发生冷害型的果心褐变。二是果实采后在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放置时间过长,使果实在贮藏前期已开始衰老,或是贮藏过程温度太高、湿度过低,使果实失水严重,都会造成贮藏后期发生衰老黑心。三是果实采收前过量施氮肥,钙、磷肥缺乏,造成贮藏后期发生缺钙型黑心。四是贮藏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2%,亦会发生黑心病。其防治鸭梨黑心病的方法是:
1.果实生长后期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注意增施钙、磷肥,生长期可在果实上连续喷布0.2%―0.3%硝酸钙3―4次。
2.果实采收后,先用2%―4%氯化钙浸果5分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采收后应及时入贮,以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延缓果实的衰老;采用缓慢降温的办法,防止冷害型黑心病的发生。果实入贮后,先在7―10℃下预冷7―10天,以后每隔3天降1℃,经过20―30天后降至0℃,然后进行长期贮藏,并注意控制二氧化碳的浓度,加强贮藏库的通风,使贮藏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降到1%以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ya/6/2009-06-26/2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