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鸭技术 > 鸭病防治

番鸭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故又称番鸭“三周病”。
    
    诊断要点
    
    流行特点:此病主要发生于5~20日龄的雏番鸭,具有传染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若不及时处理,死亡率可
    达90%以上。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临床症状:病雏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减食或拒食,排出白色或黄绿色稀粪,怕冷,喜蹲伏,两脚乏力,喘气,张口呼吸。死前出现神经症状,多呈角弓反张及两脚麻痹。
    
    病变特征:常见胰脏苍白,表面有数量不等的针头状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点。整个肠道呈卡他性炎症,充血或出血,以十二指肠及直肠最明显。常见小肠中下段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剖开小肠膨大部,可见质地较软,表面覆盖有一层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干酪样物,形成栓子,堵塞肠管。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①雏番鸭出生后48小时内,皮下注射番鸭细小病毒弱毒疫苗。②在疫区的雏番鸭,可在出壳后4天内注射抗番鸭细小病毒的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液。③在种鸭产蛋前用番鸭细小病毒灭活苗进行免疫,孵出的雏番鸭将获得母源抗体,可抵抗番鸭细小病毒感染。
    
    治疗方法:抗生素或化学药物治疗本病无效。发病初期可注射番鸭“三周病”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番鸭 病毒 处理 免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