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肉狗养殖技术

狗犬瘟热的防治体会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传染病。此病的特征:呈现双相热、鼻炎、支气管炎及呼吸和消化严重障碍,少数病例可出现脑炎症状。近几年,随着宠物犬养殖数量的增多,犬瘟热的发病率也在增加。据在黑龙江省双城市调查,此病的致病率达30%~80%,如果同时感染传染性肝炎,死亡率可高达100%,对犬的养殖危害很大。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将犬瘟热病的防治体会总结如下:

    1 流行特点

    犬瘟热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RNA型。病犬是此病最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鼻液、唾液中,也见于泪液、血液、脑脊液、淋巴结、肝、脾、心包液、胸水、腹水中,并能通过尿液长期排毒。此病主要由于病犬与健康犬的直接接触,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的食物经消化道感染。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都可感染,以不满1周岁的幼犬最易感。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其中以12~5月份多发。

    2 典型病例及诊治

    2.1 病例1 双城市吴某家的牧羊犬4月龄,拒食3天,呕吐,粪便中混有血样黏液,到诊所求诊。经检查,该犬精神沉郁,眼角有跟眦,鼻部流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打喷嚏,不愿活动,体温为40℃。粪便中混有血样黏液,初步诊断为犬瘟热。用下述方案治疗3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治疗:①用呕泻宁4mL,1次肌肉注射。②用10%安那加(CNB)2mL、5%葡萄糖500mL、先锋必1g、林格尔250mL,1次注射。③链霉素100万单位1次内服。

    2.2 病例2 双城市水泉乡朱某家犬场大批犬发病,表现为发热、咳嗽、呕吐、停食,有的排血便,还有的抽搐。畜主拿2只较重的病犬到诊所就诊。经检查,病犬体温39.5℃,呼吸困难,鼻部已被脓性鼻液粘满,眼无神、下陷,鼻镜干燥有裂,后肢表现痉挛性收缩,走路摇摆,喜卧。经下述方案治疗,其中1只死亡,另1只留有痉挛后遗症。

    治疗:①用犬瘟热五联高免血清2mL/kg,1次肌肉注射,连用3天。②用5%葡萄糖250mL、硫酸镁20mLl次肌肉注射。③用生理盐水250mL、氨基苄2g、地塞米松5g,1次静注射。④用碳末4g,1次内服。

    将其他病犬与健康犬紧急隔离,并对健康犬紧急接种疫苗,病犬用上述方法治疗。

    3 讨论

    3.1 病理变化 根据剖检发现急性病例病初病变仅限于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和肠黏膜的淋巴滤泡呈髓样肿胀、增生;扁桃体红肿;呼吸道黏膜呈卡他性炎症,有黏液或脓性渗出物;消化道黏膜出现卡他性出血性炎症变化,胃肠黏膜肿胀,黏液增多,黏膜出血和出血性溃疡病理变化;肝脏瘀血、质脆;脾肿大。慢性病例脾萎缩;胸腺萎缩变性,呈胶冻样;肾上腺皮质变性;皮肤出现水疱性或脓性皮炎;有些趾掌表皮角质增生,表现增厚(所谓"硬脚底病")。

    3.2 诊断 根据本病多发生在12~5月份,结合临床呈双相热,鼻、眼、呼吸道卡他性和脓性炎症,腹泻,神经症状和皮肤出现水疱性及化脓性皮炎等可初步诊断。

    结合病理剖检变化,特别是作包涵体检查,即细心刮取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涂片、自然干燥,用甲醇固定,苏木紫--伊红染色镜检,在上皮细胞的胞浆或胞核内有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2μm、呈红色的包涵体,由此可确诊。

    必要时需作病毒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血清学方法鉴定。病毒分离培养常用幼龄犬组织培养接种。血清学方法常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反应和荧光抗体法等。

    4 体会

    4.1 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呈现双相热型做出初步诊断。临床上以脓性眼、鼻分泌物增多、咳喘、呼吸困难、肺部听诊罗音为特征的肺炎症状多见。畜主往往误认为犬感冒,贻误诊治时机,经7~10天出现癫痫、后躯麻痹等神经症状,此时治愈率极低(30%),即使治愈也留有后遗症。厌食、呕吐、脱水、贫血、血便等症状易与犬细小病毒病相混,可用犬细小病毒快速诊断试纸鉴别诊断。组织细胞包涵体检查是诊断犬瘟热的有效方法,但必须建立在一般临床检查基础上。黏膜上皮刮片包涵体检查必须将犬麻醉后方可操作,且可能导致假阳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犬瘟热 免疫 病毒 变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