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蜜蜂养殖技术

蜂蜜的贮藏与加工


    1 贮藏

    1.1采用合适容器

    蜂蜜是弱酸性的液体,接触金属会起氧化作用,故须用非金属容器(不锈钢桶除外)如缸、木桶、无毒塑料桶等贮藏,但要洗净、擦干。在蜂蜜产量较高的地区可建立蜂蜜贮存地。贮存容器要清洁干燥,贮蜜不能过满,运输时要留出25%~30%的空间,以防蜜汁发酵外溢或受热振荡时胀破容器。贮蜜室温应保持在5~10℃,不要将蜜桶在露天久放。

    1.2 分品种贮藏

    各地蜂蜜种类不一。不同花种的蜂蜜,其色、香、味都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地区也有区别,如紫云英花蜜、油菜花蜜、柑桔花蜜、荆条花蜜等,因此,应分开贮藏,防止混杂,以保持各自的特色和风味。

    1.3 保持洁净

    蜂蜜中往往含有花粉块、蜡片、蜂翅、蜂脚、灰沙甚至蜂尸等。可将该蜂蜜放在较高的大桶内用纱布过滤后,将浮在上层的纯净蜂蜜捞出另行贮藏。沉淀所需时间:20℃时需3天,35℃只需10小时。

    1.4 防止发酵

    蜂蜜内含有酵母菌,会分解蜂蜜中部分糖分。不成熟的蜂蜜,含水量大,最适于酵母菌繁殖,易变酸,不宜贮存。故贮存前须将这类蜂蜜盛入大口容器内,敞开放在干燥、通风、温度在25℃以上的室内静置数天,让多余的水分蒸发。

    1.5 防止吸湿和异味

    据试验,将蜂蜜露置于相对湿度为81%的室内,3个月后水分能增加到32%,故须保存在密封的瓷器或缸、坊、钵等陶器中,放在干燥、通风、温度为5~10℃的室内。如容器不能保证密封,贮藏室内决不可同放入有强烈气味的物品,以防蜂蜜吸收异味。

    1.6 结晶

    结晶是蜂蜜的又一特性。结晶的蜂蜜有油脂状、细粒状、粗粒状3种。结晶的蜂蜜颜色变浅,形态更稠,有利贮存和运输,而供应市场的蜂蜜则既要求保持外观透明和流质状态,又要防止结晶,故结晶的蜂蜜需用双层锅加热处理以解冻。将锅外层装水,内层装蜜,水温达71℃时,保持数分钟后去火,静置1天,除去表面泡沫,装入消过毒的玻璃瓶中,密封即可。

    2 加工

    2.1 浓缩

    2.1.1 原料蜜验收 原料蜜的质量直接影响加工后的蜂蜜质量,必须对原料蜜的色泽、气味、水分含量、蜜种、淀粉酶值(鲜度指标)和采集时间的长短及含农药残毒等逐一严格检测。淀粉酶值在8以上才可使用;如果小于8,就不能浓缩加工。下降到接近于0时绝对不能收购。

    2.1.2 选配 根据订货的要求收购优质蜂蜜拼配蜂蜜小样,根据小样与订货要求指标,再进行大批量蜂蜜加工生产。

    2.1.3 融化 通过加热以防止发酵和破坏结晶核,延缓蜂蜜结晶。加热温度为60~65℃,时间30分钟,加热时搅拌使蜂蜜受热均匀并加快融化。

    2.1.4 过滤 将加热后的蜂蜜温度保持在40℃,使蜂蜜为最佳流动状态,以便能顺利通过多道过滤,去除杂质和少量的较大粒晶体。在密封装置中进行加压过滤,以缩短加热时间,减少风味损失。

    7.1.5 真空浓缩 选合适的真空浓缩设备,在真空度720mm汞柱、温度40~50℃条件下使蜂蜜浓缩,对蜂蜜的色、香、味影响可以降低到最小程度。在浓缩时,应特别注意蜂蜜受热后芳香族挥发性物质的回收。设置香味回收装置,将挥发性物质回收再溶入成品蜜中,保持蜂蜜特有的气味。

    2.1.6 冷却 将浓缩后的蜂蜜尽快降低温度,以避免较长时间保持在高温下存放而降低蜂蜜品质,同时为分装做好准备。为了加快冷却,最好能强制循环和搅拌冷却,以使产品保持良好的外观和内在质量。

    2.1.7 检验和包装 在浓缩蜂蜜过程中应随机抽样检测,保持加工后的蜂蜜所含的水分稳定在17.5%~18%内不变。包装规格可分大包装和小包装两类。大包装是铁桶作容器盛装,铁桶内应涂有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特殊涂料,以避免蜂蜜中所含的酸性物质腐蚀铁器造成污染。小型包装主要是瓶装,可直接将成品蜜灌入清洗干净并严格灭菌的玻璃瓶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蜂蜜 过滤 品种 发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