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蜜蜂养殖技术

蜂胶的研究利用概况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的树芽、树皮等部位采集的树脂,再混以蜜蜂的舌腺、蜡腺等腺体分泌物,经蜜蜂加工转化而成的一种胶状物质。蜂胶属不透明固体,呈棕褐色、棕红色或灰褐色,有时带有青绿色,少数近似黑色。天然新鲜蜂胶有树脂香味,具有粘性和可塑性。36℃时开始变软,15℃时变硬变脆、可粉碎60~70℃时融化成粘稠液体。蜂胶属树脂类物质,极易溶于乙醚、氯仿、丙酮、苯及2%NaOH溶液,溶于95%乙醇,溶液呈透明状,随蜂胶浓度的增大,有颗粒状沉淀析出。蜂胶的乙醇提取物可反映蜂胶质量的优劣以及蜂胶的等级,优质蜂胶的乙醇提取物含量一般在75%以上,65%~75%的为1等品,60%~65%的为2等品,55%~60%的为3等品,低于50%的为等外品。

    1 化学组分

    蜂胶基本由50%~55%的树脂类、芳香油、30%~40%的蜂蜡、5%~10%的花粉组成。化合物主要包括类黄酮化合物、有机酸类化合物、酯、醛、醇类化合物以及烯、烃、萜类化合物等。其中有机酸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抗病原微生物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咖啡酸芳香酯类化合物具有抗癌作用。

    2 药理作用

    2.1 抗肿瘤 具有预防结肠腺肿瘤和改善癌变期间的生化指标、抗黑性胶质瘤、黑色素瘤以及皮肤肿瘤的作用。

    2.2 抗病原微生物 蜂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上呼吸道感染菌等20余种致病性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可增加试验动物血清总蛋白的合成,改善补体的成分,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抵抗病菌侵袭的能力。蜂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3-甲基-丁烯-2咖啡酸酯对单纯型疱疹病毒(HSV-1)、腺病毒-5、流感病毒、轮状病毒、口腔炎病毒等均有灭活作用,尤其对HSV-1作用明显。3-甲基-丁烯-2咖啡酸酯能使HSV-1病毒效价降低,病毒DNA的合成能力为原来的1/32。

    2.3 对肝脏的保护 蜂胶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致肝脏损伤、D-半乳糖胺诱导肝损伤、酒精致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是蜂胶中多种活性成分协调作用的结果。

    2.4 免疫调节 蜂胶能有效地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促进吞噬细胞的作用,刺激体内产生抗体,抵抗多种疾病。

    2.5 抗氧化 蜂胶的水提取物、甲醇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均有清除1,1-Cipheny1-2-Picryhv-drazy1自由基和氧气自由基的作用。从水提取物中分离出的苯基丙烯酸衍生物的化合物,其抗氧化作用强于Vc和VE。

    2.6 改善心血管系统 蜂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每100g中含总黄酮3.2g)、黄酮醇等物质,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7 抗溃疡 研究表明,蜂胶有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能使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酸降低,对抗幽门结扎型溃疡的形成,对抗应激型、酒精型和消炎病型溃疡的形成。

    3 临床应用

    3.1 口腔疾病 蜂胶用于治疗口腔疾病在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表明,蜂胶对唾液细菌和链球菌齿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治疗口腔溃疡,止痛效果为100%;溃疡面越小,愈合越快,最快为24小时上皮愈合。

    3.2 心血管疾病 对160例典型高黏滞血症患者给予饭前口服30%蜂胶酊50滴,每日3次,同时服用蜂胶片,服用前、后分别测定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血浆中上述指标均有显著差异。患者服药后血液黏度降低,自觉头脑清晰,反应灵活,肢麻消失,体力增加。

    3.3 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试验表明:蜂胶可明显降低儿童急性和慢性鼻炎症的发病率,对上呼吸道的病毒、病菌也有抵抗作用;另外,蜂胶还能够镇咳祛痰,治疗感冒发烧、头昏鼻塞、咽喉干燥肿痛等,对支气管哮喘有平喘功效,并有解表消炎等作用。

    4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4.1 天然防腐保鲜剂 黄坚试验报道,用10%蜂胶酊喷洒柑橘2次后可储藏130天,烂果率为7.5%,比对照组减少9.5%,失水率减少5.5%;用10%蜂胶酊涂抹禽蛋,比不涂抹的可提高储藏2倍的时间,夏天涂抹蜂胶的禽蛋可保存60天不变质,未涂抹的20天后即出现蛋黄粘壳、略有异味的现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毒 过滤 咖啡 细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