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进与选育蜂蜜高产种王
1.1 引进优质种蜂王
引进优质种蜂王能够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然而,一些蜂农不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盲目进行引种,不但达不到预期的引种目的,而且会严重影响蜂群的正常发展。引进蜂种不但要考虑引种地的气候及蜜粉源条件、种王场的信誉等,还要根据本场的生产需要、蜂种特点及育王要求,同时注意加强引进蜂种的检疫,杜绝病害,加强引种后的蜂群管理,才能保证万无一失,提高峰产品的产量。
1.2 选育高产种蜂王
引进的种王要进行筛选,切忌引入后直接进行全场育王、换王,要进行试验后方可全场利用。如本场不能引种,也可自行选育高产品种。种用蜂王的选择是以它把可以看出的优良性状遗传给它的后代的能力为依据。在选择能满足育种要求的蜂王过程中,要不断注意本蜂场及其它蜂场中一贯表现突出的蜂群。生产中培育蜂王,尽可能利用良种,注意选择繁殖力强、采集力强、性情温驯、抗病害的蜂群作为种用蜂群,培育出优质的种用雄蜂及处女王进行育种才能够达到优质蜂王的培育目的。
2 创造适宜的采蜜条件
2.1 饲养强群,保证饲料充足
“蜜足群强出高产”这句话概括了采蜜时蜂群强壮、饲料优足的重要意义。在蜜源及气候条件满足生产需求的情况下,只有保证工蜂的数量和质量,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蜂群的产蜜量。如果哺育蜂儿所需要的营养来源于优质而充足的饲料,蜜蜂长期生活在具有充足饲料的环境里,不仅蜂王积极产卵,工蜂积极育虫,而且还能使蜜蜂一代一代从发育期就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增强了蜜蜂个体和群体的生活力,为提高蜂蜜产量奠定蜂群基础。但保证饲料充足并非越多越好,甚至该取蜜也不取,准备采集蜂时,始终要保持每张脾0.4~0.6kg的边角蜜,每群蜂1~2张花粉脾;流蜜前期不要一扫光摇蜜,要保留大面积子脾上的边角蜜,后期要保留全部子脾和粉脾上的边角蜜,以恢复繁殖期的饲料标准。
2.2 培育适龄采集蜂
一般在流蜜盛期开始前50d左右到结束前35d左右,蜂群所哺育的蜂儿才算真正的采集适龄蜂。有些蜂场在流蜜期蜂数甚多,但产量却很低,这就是因为在较短的流蜜期中采集适龄蜂较少,流蜜期过后采集蜂才大量出现,虽然当时看来蜂数足够,但并没有适龄。主要流蜜期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其盛期的时间更短,如果再受天气影响,容易错过良机。因此,在培养采集适龄蜂的关键时期里,要从各方面增加蜂群的繁殖力,培育出大批健壮适龄的采集蜂。培育适龄采集蜂的方法如下。
2.2.1 选择气候较好、辅助蜜粉源丰富、水源充足的场地,避免增殖采集蜂时蜜粉源缺乏等状况的发生,从而影响蜂群的繁殖,同时要保证巢内饲料充足,必要时,进行奖励饲喂。
2.2.2 及时加脾扩巢,根据蜂群发展的需要,适时加巢础造新脾,多利用新脾培育蜂儿提高工蜂质量;及时加继箱,利用双箱体多培育蜂儿,积累采集蜂。
2.2.3 扩大蜂群的哺育负担,防止发生分蜂热,使蜂群保持积极繁殖的旺盛情绪。有目的的利用大群的蛹脾与小群的虫脾对换,以发挥每只蜂王的产卵力和每群的哺育力。
2.2.4 利用两只蜂王的产卵力和当时蜂群旺盛的哺育力,在增殖采集蜂之前组成双王群,繁殖出大批的采集适龄蜂,培育成采蜜强群。
2.2.5 在流蜜期到来前适当控制蜂王产卵,特别是双王群更要及早统一为采蜜群,准确掌握繁殖采集适龄蜂的时间。避免此时蜂王仍继续大量产卵,以至造成流蜜期大批工蜂哺育蜂儿的内勤负担。
2.3 组织采蜜群
2.3.1 集中蛹脾组织采蜜群
在接近流蜜期之前,蜂群的自身繁殖因某种因素未能达到采蜜群的群势标准,这时若不进行相应的措施组织采蜜群,仍然以原群群势进入流蜜期,其采集效率比较低。对于这种蜂群应当有计划地在流蜜期前以2~3个群组成一个采蜜群投入生产,其它群缩小群势继续繁殖。方法是:在这样的蜂群中选择群势基础和蜂王质量较好的蜂群,作为采蜜群,其它群作为繁殖群分批撤出蛹脾加强采蜜群,每次加强2~3张为宜(不可突然增加过多蛹脾,以免工蜂护不过脾来,影响蜂儿发育),直到群势接近采蜜群标准为止。这一工作必须在流蜜期前10d完成,出房的工蜂不适龄,就发挥不了作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teyang/mifeng/2008-12-12/4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