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孔雀养殖技术

孔雀石绿及其危害


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属三苯甲烷类染料。又名碱性绿、严基块绿、孔雀绿,它既是杀真菌剂,又是染料,易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

孔雀石绿既是工业性染料,又是一种杀真菌剂,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曾经采用孔雀石绿杀灭鱼类体内外寄生虫和鱼卵中的霉菌,对鱼类水霉病、原虫病等的控制非常有效,而且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只需少量,约每公升水0.03mg的孔雀石绿即有效果。加上价格便宜,因此广泛使用在水产养殖上。孔雀石绿对治疗鱼身碰撞刮伤相当有效,可以防止细菌感染,避免伤口溃烂、扩散;部分养殖户不知孔雀石绿是禁药,加上饲料业者或水产品药商低价促销,且使用效果不错,常在幼鱼2~3周龄、或捞捕池中成鱼及后续运输过程,在水中添加孔雀石绿治疗鱼身外伤。因此,长期以来孔雀石绿在水产养殖业中的使用极为普遍。另外,在纺织工业中,孔雀石绿还被广泛用作丝绸、羊毛、皮革和纸张的染料等。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研究学者陆续发现,孔雀石绿具有较多副作用,目前已被禁止使用。

1孔雀石绿的危害

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的副作用。它能溶解很多的锌,引起水生动物急性锌中毒;能引起鱼类的鳃和皮肤上皮细胞轻度炎症,使肾管腔有轻度扩张,肾小管壁细胞的细胞核也扩大:还影响鱼类肠道中的酶,使酶的分泌量减少,从而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发现,给予小鼠无色孔雀石绿104周,其肝脏肿瘤明显增加。试验还发现,孔雀石绿能引起动物肝、肾、心脏、脾、肺、眼睛、皮肤等脏器和组织中毒。

孔雀石绿具有高残留的副作用。据专家介绍:孔雀石绿一经使用,养殖动物终身残留。虽然在后期的养殖过程中添加维生素类和微量元素可以减少一些,但至今仍无法完全消除。广东省大部分使用土池养鳗的养殖场,如果在不知情的条件下拿到经孔雀石绿处理过的鳗苗,在养殖过程中进排水量又不足够的话,整个违禁药物代谢过程相对较慢。同时,对于以前使用过孔雀石绿这类违禁药物的池塘,在塘内会有残留,鳗鱼属于无鳞鱼类,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而最终导致商品鳗鱼孔雀石绿残留。

孔雀石绿具有三致作用。孔雀石绿进入人类或动物机体后,可以通过生物转化,还原代谢成脂溶性的无色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鉴于孔雀石绿的危害性,许多国家都将孔雀石,绿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如加拿大于1992年就禁止其作为渔场杀菌剂:美国规定在食用水产品中禁止检出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欧盟于2002年6月颁布法令禁止在渔场中使用孔雀石绿。我国也于2002年5月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

2如何辨别"孔雀石绿"鱼

一是看鱼鳞的创伤是否着色。受创伤的鱼经过浓度大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表面发绿,严重的呈现青草绿色。

二是看鱼的鳍条。正常情况下,鱼的鳍条应是白色,而"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的鱼,鳍条易着色。

三是若发现通体色泽发亮的鱼应警惕。

目前已有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法》(SC/T3021-2004)标准同时检测孔雀石绿和五色孔雀石绿残留。

3为什么仍然有人在使用孔雀石绿

首先,孔雀石绿价格便宜。单位条件下,在苗种培育阶段药浴20~30min防治水霉病使用孔雀石绿可以节约费用140元;而在商品鱼大塘养殖过程中全池泼洒防治水霉病使用孔雀石绿可以节约费用87~173元。如果养殖面积再大一点,或者还有其他的病害发生(如小瓜虫病等),单一使用孔雀石绿的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当前根本就找不到一种特效药能在各方面完全取代孔雀石绿,这也就是为什么众多养殖户,为了保证药效同时节约成本不愿放弃使用孔雀石绿的根本所在。

其次,由于"孔雀石绿"是一种染料,所以,各地的化工商店都有销售,而且,买卖没有任何的限制。养殖户将"孔雀石绿"作为渔药来使用,虽然已经被禁止,但流通渠道管理不善导致其禁而不绝。孔雀石绿的流通经过几个环节的监管,但都没有落到实处,主要表现在:作为染料生产销售的孔雀石绿,进入市场,没有使用上的严格区分和监督管理,很容易流入养殖领域:渔药一直划归兽药管理部门管理,却应用于水产养殖行业,这样管理监督上的错位,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产品 检测 鱼类 残留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