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狐狸养殖技术

狐貉貂犬瘟热的防治问题


    有些养狐貉场、养貂场发生了犬瘟热的流行,就犬瘟热的防治问题,谈谈以下看法:

    关于犬瘟热的防治,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其病源、发病机理、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诊断与免疫预防方面已经研制出多种弱毒与灭治疫苗,而且许多疫苗已经作为正式商品供应市场,但近年来,犬瘟热的流行和给世界养犬业与毛皮动物饲养业所造成的损失大大超过了人们的预料,该病近年来一直连续不断的流行,发病年龄也不象过去统计的那样,主要发生在3个月或1岁以内的幼犬与幼狐,现在甚至十几口龄哺乳幼犬、幼狐和成年犬、成年狐也发生了犬瘟热的流行,死亡率过去认为20%,但目前认为死亡率可达40-60%。

    原来认为兔疫不错的某些国内外疫苗现在使用后不止一次地出现免疫失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今后应采取什么措施将其控制,已成为广大养犬、养狐、养貂者及疫病防治工作人员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一)免疫失败的原因探讨

    1、是否出现了变异毒株:犬瘟热是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一个成员,具有本属病毒的基本特征。国内同一种疫苗在不同地区免疫效果不一样的事实,可能在不同地区间犬瘟热毒株不一致有关。

    2、母源抗体干扰问超:仔狐可以通过胎盘和初乳获得相当于母狐77%的犬瘟热血清抗体,其中5%来自胎盘,95%来自初乳,母狐的免疫水平与初中的抗体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仔狐获得母源抗体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不受犬瘟热强毒的感染,同时也干扰了犬瘟热弱毒疫苗所产生的免疫力。这种对弱毒疫苗的干扰远远超过了对强毒的抵抗力。实验表明,1:100以上的犬瘟热的中和抗体才能抵抗犬瘟热强毒的感染,但1:20的中和抗体效价就可以严重干扰犬瘟热疫苗的免疫,这就为选择犬瘟热最适宜的免疫时机带来了很大困难。免疫早了母源抗体水平高干扰主动免疫的产生,不能抵抗犬瘟热强毒的感染,等母源抗体下降到1:20以下再免疫的想法是好的,但由于各地的狐、貂场中存在犬瘟热的感染,还没有等到母源抗体下降到1:20,这些狐、貂已经发病了,为此有人提出对产前狐的母源抗体进行测定,并决定狐、貂的初免时间。采用测定母源抗体再进行免疫的做法虽然是科学,但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因为广大毛皮动物养殖场不具备这样的研究条件。

    也有人建议在犬瘟热疫区可采用超前免疫法,即仔狐下生后尚未吃初乳前就给仔狐注射疫苗,过3-4小时后至弱毒疫苗已感染某些细胞后,再让其吃母狐的奶,以避免母源抗体对疫苗弱毒的中和作用。

    国外,介绍犬狐等犬科动物第八周龄时母源抗体已消退了80%,而第九周龄时已全部消退,按此规律可在60日龄进行首免。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以45日龄进行首免,以后以间隔2周进行二、三次免疫。因为45日龄以后,母源抗体迅速下降,如果从60日龄开始免疫,45-60日龄为免疫空白区,这时的幼狐最易感染。周向阳提出:提高母源抗体水平;以提高仔狐、貂的母源抗体水平,方法是母狐、貂在怀孕30天注射麻疹疫苗,在注射后的5一7天内即可产生针对犬瘟热的保护力抗体,但又不被犬瘟热抗体所中和,在注射后一周再注射犬瘟热疫苗,这时母狐、貂分娩时的初乳中可保持较高水平的犬瘟热母源抗体,可保护仔狐、貂下生后在较长时间的不受犬瘟热病毒的侵袭。采用上述方法未见早产、流产、畸胎、死胎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3、其他外源和内源性因素的影响

    (1)遗传因素:母狐或公狐的免疫功能不全者易发本病,常见的有近亲繁殖的狐

    (2)混合感染:在细水病毒病、冠状病毒病等流行的场中犬瘟热兔疫失败的比例较高,因为在这些疾病的流行过程中,常抑制狐的免疫功能,至于细小病毒疫苗和狐脑炎疫苗是否会千扰犬瘟热疫苗,报道尚不一致。

    (3)寄生虫的感染:患了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焦虫病、蛔虫和蠕形螨的狐场,虽然按常规进行犬瘟热的免疫,但仍会有犬瘟热的发生,其原因是这类寄生虫造成了免疫抑制。

    (4)营养与环境问题:高温高湿,长途运输期的营养不良,在日常饲料中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缺乏会黟响犬瘟热的免疫机能。上述病因除了会造成狐所处于应激状态外,高温高湿的环境还会引起狐体温升高,从而影响疫苗弱毒的增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犬瘟热 免疫 抗体 病毒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