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山寨银鳕鱼”充斥市场 它的真实身份是龙鳕鱼


  相关资料显示,龙鳕鱼内含的蜡脂,人体难以消化。部分人食用后会累积于直肠,会导致腹泻、肠胃痉挛等不适,过多的油可能会不断从肛门流出。患者进食后,最快30分钟就会出现症状,大多两天内痊愈。

  有实验报告显示,44人进食油鱼后,20人出现不适,当中80%出现排油腹泻、50%出现肠胃痉挛、35%头痛,以及25%有呕吐情况。

  欧洲食物安全管理局曾指出,龙鳕鱼引发腹泻的机制未完全明确,而且食用后的反应因人而异,所以无法订出安全的食用量。现时,已有不少国家禁售或不建议国民食用油鱼。

  “龙鳕鱼的鱼肉及骨头富含蜡脂,一般用于工业用途,能提炼成工业用润滑剂,可制作化妆品等,也是优良泻药的原料鱼。”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专家周永东找出了这种鱼在各国或地区食用情况。

  美国:曾于上世纪90年代禁运该鱼,现已经解禁,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仍然反对进口和州际交易油鱼。

  日本:厚生劳动省列油鱼为“有毒鱼”,禁止入口。

  印度尼西亚:驻中国香港总领事馆指出,印尼仅出产工业用油鱼,且该国无食用习惯。

  欧盟:出售蛇鲭科鱼制品时,须以包装形式出售;必须加上适当标签,提供有关烹调方法的资料;必须标示有关鱼类可造成肠胃不适的风险;标签必须附有学名及俗名。

  意大利:官方列为禁止入口鱼种。

  澳大利亚:公告为不建议食用鱼类。

  新西兰:政府建议业界不要供应连皮的油鱼予食客,食肆应告知顾客有关的健康风险。

  加拿大:建议不要大量食用;采用能去掉部分鱼油的方法调制,减少潜在风险。

  新加坡:政府要求业界必须正确标示两种鱼类,并建议采用烤的烹调方法,减少当中的油分。

  英国:英国食品标准局于2001年及2003年发出警告,指示食物供应商,勿将油鱼与相似的鱼类混淆,更不能称油鱼为“鲈鱼”或“海鲈”。

  中国香港:2007年8月,食物安全中心推出《有关识别及标签油鱼/鳕鱼的指引》,建议所有入口商都应将棘鳞蛇鲭和异鳞蛇鲭的俗名定为“蜡油鱼”和“oilfish”,同时不可使用“鳕鱼”等其他俗名,以供业界和消费者分辨。

  然而中国内地却并未下达限令。孙国荣表示,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目前,我国并没有对“龙鳕鱼”(油鱼)这样鱼类有禁止或者限制食用的规定,只对河豚等极少数鱼类下了限令。

  杭州星级酒店的鳕鱼菜用的多是龙鳕鱼

  近两年来,各地的禁令也直接导致龙鳕鱼涌入到没有限制令的国家内,中国内地就是其中之一。

  调查中发现,销售龙鳕鱼并非仅仅兴业海鲜专卖店一家。事实上,杭州也成了龙鳕鱼消化地,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餐饮企业。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浙江省农都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作为杭州最大的水产交易市场,这里的水产品供应着杭州市区以及周边县市。市场水产区内的一家浙江东海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也将龙鳕鱼摆上了冰柜。

  记者表示要购买鳕鱼之时,店内工作人员就率先向记者推荐了龙鳕鱼。负责人杨女士表示,龙鳕鱼在她们这里是卖得最好的。像杭州三星级以上的酒店、中西餐厅都要到她们这儿采购鳕鱼就是龙鳕鱼,批发价只要18元一斤,而银鳕鱼价格高,用的人很少。

  “酒店都用这种龙鳕鱼做鳕鱼煲、鳕鱼片,当作银鳕鱼卖。”杨女士说。

  如果一道250g的鳕鱼煲售价100元左右,其成本价格只有9元左右,利润可高达10倍。

  此外,记者走访了杭州部分超市也发现了廉价“鳕鱼”,价格有的14.5元/斤、有的为16.5元/斤,有的则在50多元/斤。

  尽管这些“鳕鱼”的身份还无法确认,但杭州一名水产批发经营户透露,龙鳕鱼大都是台湾渔民到南非捕捞的,冷冻后直接运到厦门、福建等。在当地经过去头尾、切片、真空包装等工艺,再经过批发商销售。在杭州市场上的龙鳕鱼就来自这些地方。真正的银鳕鱼每500克价格至少六七十元,低于这个价格的就不是银鳕鱼。

  据每日商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鱼类 海洋 办公室 黑鲷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