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老水产”细数黄甘鱼珍闻




  黄唇鱼,闽粤人称金钱鮸,温州人称黄甘。以前温州沿海各地常有捕捞,被视为上等的补品。上个世纪90年代,苍南舥艚镇渔民捕到一条黄甘鱼就卖出了10多万元的天价。近十年来,温州已罕见黄甘鱼的踪迹。两年前,苍南县几名渔民在南麂东拖网作业时,在水深40米处捕到一条长1.7米,重50多公斤的大鱼。最初被误认为黄甘鱼,令老渔民们心里乐开了花。后经专家鉴定:该大鱼为褐毛鱼尝, 俗称“莽撞”。 老渔民失落的同时,也勾起了人们对黄甘鱼的怀念。

  “黄甘”贵如金,编“戏”成教材

  黄甘,是温州人的俗称,其学名叫黄唇鱼,闽人称金钱鮸,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系近海暖温性稀有底层鱼类,年过花甲的捕捞工程师老梅说,黄唇鱼主要分布在我国福建崇武及广东的南海等海区。以前温州沿海各地也常有捕捞,被视为上等的补品。

  解放前平阳、苍南等地渔村若捕到黄甘鱼,举村敲锣打鼓,鸣鞭炮进行庆贺众人分食,尤其是鱼胶,往往被看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特别是对痨病(肺结核)与孕妇产后血崩等有“药到病除”之功效。还可以风干后珍藏起来,备以急用。

  解放前,浙南某渔村曾有一渔妇产后出血不止,正逢小叔出海喜获一条小黄甘,此时村里渔霸的儿子也正患痨病,他仗势抢去黄甘胶,结果其儿子吃后病愈,而渔家母子因缺医少药而撒手人寰。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展阶级教育中,有人就将这个故事编成戏,戏名就叫“一条黄甘胶”,四处演出,成了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的教材。

  洞头人献宝,毛主席“退礼”

  黄甘鱼胶药用价值到底如何,医药古籍未见详细记载。据民间验方云:具滋补肝肾功能,赛高丽参,止血甚佳,据营养学测定分析:黄甘鱼胶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主要成分:每500克含有蛋白质442克,脂肪1克,钙250毫克,铁13毫克,中医学认为“有扶正固本、大补真元,强身健体之药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可用于治疗结核、风湿性心脏病、肾亏腰痛,对食癌道等顽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黄甘胶(鱼鳔)其形状特殊,呈圆筒型,前端宽平,由两侧各伸出一根细长,约与鳔等长的侧管(俗称胡须),向后深入体壁肌肉层内,鳔侧无侧肢,鱼鳔上粘有肥厚的胶原蛋白,尤以金黄色、鲜艳有光泽和鼓状纹为上品。一些老渔民还说,取黄甘鱼鳔还十分讲究技巧,要慢慢地剥离,千万不能把鱼鳔两侧面两根“胡须”弄断,否则卖不到好价钱。至于黄甘胶到底值多少钱,瑞安市从事水产行业的老王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药铺也有收购黄甘胶,大约是每500克96~100元,与当时一两黄金等价,年收购量约2.5公斤,有中药铺作为滋补品(属中药材)外调出售。

  黄甘胶被温州人视为高级礼品是不争的事实。1957年春,洞头县北沙渔民捕到一条重65公斤的黄甘鱼,渔民将鳔取出,风干后仍有1000克左右,作为最珍贵的礼物寄住北京,献给伟大领袖毛泽东。而中央办公厅收到此物后,又将其完璧归赵,并写信致谢。

  食用黄甘肝 蜕皮成花脸

  黄甘鱼是大补品,民间流传“吃头头肥,吃肚肚大,吃尾脚粗”。一般人难以品尝黄甘鱼美味,平阳县原水产局老局长叶德喜却有一段吃黄甘鱼肝的历险。

  1963年,叶德喜时任平阳舥艚公社(现苍南舥艚镇)党委书记,下属七姓底生产大队捕获一条黄甘鱼,重50多公斤。奇怪的是渔民把鱼肝丢弃不要。老叶认为既然黄甘鱼这样名贵,其鳔(黄甘胶)又是众所周知的名贵药材,特级补品,这鱼肝不能白白浪费掉。于是将其拣回来,煮熟后分两餐吃下去,觉得味道还不错。结果头两天只是腹泻,到了第三天,脸上开始蜕皮,随后越来越多,比被烈日晒脱皮更严重,连眼睑和两耳内侧的皮都脱落,变成了大花脸。半个月后才换了一脸新皮。事后,叶德喜请教老中医得知,鱼肝有毒,腹泻已是轻度中毒,食大补之品,应少量多餐、控制剂量。

  叶老说,他从渔区公社党委书记到平阳县水产局局长,与渔民打了40来年交道,亲眼所见或经手的有8条黄甘,从未曾尝到黄甘肉的滋味。不过,黄甘的营养价值高,效疗的确甚佳,同单位有位老病号患肺结核,吐血不止,肺部有空洞,吃了各种药均未见效,后来吃了一条黄甘胶的1/6(约100克),肺部空洞钙化,恢复健康,现退休多年,身体健壮,仍被有关单位聘用,发挥余热。老叶只吃了黄甘肝,如今虽是古稀老人,但仍十分健康,现担任平阳渔民协会会长之职,整天东奔西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黄鱼 风干 剂量 鱼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