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是隶属于海龙目、海龙科、海马属的小型海洋鱼类,体型高度特化,头似马状,故被称为“海马”。海马的种类较少,多数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海马在世界上是极其短缺的珍贵的药用海洋鱼类,在我国中医药上有特殊的需求地位,素有“南方人参”之美誉。 天然海马在海洋中主要生活于近岸海域。由于其分散、不成大群体的生活和栖息习性,依靠海域自然捕捞是难以满足需要,而且目前天然海域已出现无海马可捕的状况。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每年需进口海马约150吨,需支付外汇2·25亿美元。因此,进行海马工厂化养殖是解决海马资源缺乏的主要出路。 根据过去的文献资料记载,我国产有海马8种,而到目前为止所见到的只有6种。其中以日本海马分布最广,遍及我国南北各海域中;而冠海马则仅产于渤海及黄海北部。但是由于这两种海马体型较小,所以不是水产公司或药材公司的收购对象。而刺海马、管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大多分布于东海和南海,体型较大,乃是中药店药用海马的主要来源。 其中,大海马体型最大,头冠较低,吻管较长,略短于头长的1/2,相当于眶后头长。体环11个,尾环39—40个。头部的眶上、额部及鳃盖下部的棘状突较为明显。躯干部腹缘不甚突出,背鳍基底较长,有17—19鳍条,始于第10体环,止于第2尾环末端。体呈黄褐色,有细小的白色斑点及线纹。经济价值极高,一般中药店都采用此种海马。我国台湾、粤东海域和海南岛均有分布,也见于朝鲜和日本海域。作者就是以大海马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1、栖息与运动 海马尾部的构造和功能是其他鱼类所没有的。尾部各环不像躯干部的那样愈连在一起,因而具有卷曲的能力,使尾部后端得以勾附在海藻的茎枝上,栖息时的海马就是这样地缠在海藻上。有时也倒挂在飘浮的海藻或其他物体上,随波飘流。海马的游泳姿态也很特殊,其尾部松开附着的海藻以后,头部向前向上地直立于海水中,完全依靠背鳍和胸鳍来进行运动,尾部几乎不起游泳作用了。扇形的背鳍是主要的运动器官起着螺旋桨的推进作用,迅速地呈波浪状摆动着,各鳍条有节律地由前向后渐次摆动,速度很快,每秒种摆动可达10次。但是鱼体前进的速度却是很慢。 2、食性与摄食方式 海马主要靠捕食浮游动物和小型甲壳动物为生,如小糠虾等,管状的吻伸向食物后,颊部鼓起,口一张,就把食物吸进口内,有点像注射器吸进药液。 3、繁殖习性 海马的生殖习性一直非常惹人注意的,是雄海马腹面的育儿囊,雄鱼担负照管卵和仔鱼孵化的任务。当雄鱼性成熟第一次生殖期来临时,育儿囊开始形成,由尾部的腹面左右两侧长出皮褶愈合而成,仅在前端留一小孔,此后终生存在。每当海马繁殖季节时即略增厚,壁上布满血管,做好接受鱼卵的准备工作。雌海马的泄殖腔在产卵期间也略扩大,形成生殖乳头。雌海马利用这一乳头突起将成熟的卵一个一个地产入雄海马的育儿囊内,就在接受卵的同时,雄海马排出精液,使鱼卵受精,受精卵就在育儿囊内发育,经过10—25天孵化出小海马。幼海马从育儿囊内排出的过程并不顺利,使雄海马经受很大的折磨。育儿囊只有一个小孔,临产的雄海马用尾部紧紧附着在海藻上,像患重病一样,一起一伏左右摇晃。每次均迫使育儿囊的小孔大开而放出一个小海马,有时也可以有几个一起放出来。放出来的仔海马独立地漂浮在水的中上层,育儿囊内一般有500—1000个卵。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吕军仪广东中大亿达洲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秉记 ■技术背景 国内郑葆珊、林华英、梁炳盛曾对海马的形态分类、地理分布、生理生态和生殖方面作过报道,而有关人工养殖海马报道甚为少见。但上述的报道均未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性试验与推广,故生产经济效益不大,只停留在试验性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吕军仪教授为主的海马养殖课题组与广东亿达洲集团属下的陆丰市碣石镇桂林海马养殖基地进行科研合作,经过近20年的海马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目前已进入规模化、工厂化的中试阶段。广东亿达洲集团海马养殖基地在1996年被广东省定为“广东省星火计划项目 ”,先后得到了广东省科委、广东省水产厅、广东省医药管理局及广东省汕尾市政府的重视与扶持。由中山大学与广东亿达洲集团联合组建的“广东中大亿达洲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扩大至400亩海马人工养殖基地的项目,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列为1998年“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还被国家医药局列入 “国家重点药材扶持项目”,同时,该基地被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列为省级示范基地,并向国家农业部申报国家级示范基地,由广东省计划批准立项,成为全国 “独一无二的海马城”。广东中大亿达洲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海马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技成果,2001年4月通过鉴定,以海洋863专家组组长相建海教授为首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技术水平居国际先进水平,技术的系统性与产业化程度在国际上是罕见的。”《南方农村报》 发布时间:2001-8-16 信息来源: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07-01-31/151933.html